著名作家、画家孙木心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6900866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12月23日

为文学艺术而生的舅舅 ——木心先生辞世十四天祭

发布时间:2012-01-17 17:29:2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舅舅离开人世已经十四天了,但悲伤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息。这几天见到报纸上和网络上众多缅怀木心先生的文章,更感慨万千。

回想起舅舅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躺在病床上已处于半昏迷状态。但当仲青贤弟在病床边轻声背诵《西班牙三棵树》里的诗句给他听时,他脸上立刻露出了孩子般的微笑。在迷迷糊糊昏睡中,他还口齿清晰地讲叙着罗曼·罗兰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连续数年,舅舅每次回到浦东高桥家里,我们兄弟姐妹及他的学生数人就围在他周围,连续几小时听他风趣幽默地讲解陶渊明、唐诗宋词、巴尔扎克、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背上的水手》等等众多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屋内不时爆出阵阵欢声笑语,他还给宋词谱曲教我们唱。我那时虽然年幼,半懂不懂,却也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总是期待周日舅舅回浦东高桥与我们团聚,聆听他的精彩演讲。

但,突然晴天霹雳,“文革”一声炮响,我美好而如此珍贵的童年随之而去。我们家被连续抄查三次、挖地三尺,凡属“四旧”的东西,悉数拿走。包括舅舅的数箱画作、文稿、藏书等全部被抄。全家人被日夜监视,我母亲被批斗身亡,父亲被关在学校的“牛棚”里,被火烧眉毛,哥哥被五花大绑在学校里批斗,舅舅则被关在地下防空洞中写检查。一时间,温馨祥和的一家变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叫人不寒而栗。回想起舅舅监禁释放后回到高桥家里,悄悄给我和哥哥看他在地下防空洞中穿的破烂不堪的棉袄、结扣计日用的布带和他在洞中偷偷写下的密密麻麻的六十六页日记,并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巧妙地把日记藏在棉袄夹层中偷偷带出来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令人泪如雨下,心情难以平复。

文革后期,舅舅被关在上海长治路自己的小屋中,隔离审查。但他不顾危险,常常是半夜三更用毯子当窗帘,用他独创的画技和最便宜的颜料(文革期间,他的工资减半,买不起油画颜料),悄悄地画出了惊世骇俗、诗意盎然、美轮美奂而又震撼人心的三十三幅水墨杰作(为便于隐藏,画面很小)。2002—2004年,这批画在美国多个城市巡展,得到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现被美国耶鲁大学珍藏。

文革结束后,舅舅56岁只身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他重新埋头写作20多年,在台湾出版了《散文一集》等多部文学作品并掀起了一股“木心热”。十多年前他曾寄给我们《西班亚三棵树》等4本作品,我们十分欣喜,但遗憾的是,我们认读繁体字太费劲,只能稍稍领略他的风采。之后我看到国内报纸上有许多论“海派”的文章,觉得都没写到点上,心想如果舅舅写关于“海派”的文章一定不同凡响。果不其然,舅舅已在大洋彼岸默默地写出众多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其中“上海赋”就有关于“海派”的妙论。从2006年起至今,中国大陆已陆续出版了他13本简体字的文学作品。

当我读完《哥伦比亚的倒影》中“上海赋”等文章后,并得知他将叶落归根回国,欣喜若狂,随即告诉他:“读他的文章,就像看马拉多纳踢足球一样过瘾,并热切等待他归来”。舅舅一生坎坷,历经磨难,虽然他的文学作品和绘画已名扬海外,但当时国人几乎没人知道他,读他的作品。而如今,国人(包括我们)终于能领略这位饱经风霜漂流海外的 “文学鲁滨逊”的语言艺术天才及他神奇的风采了。

2006年,著名画家、作家陈丹青先生大声疾呼:“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著名作家陈村先生撰文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等等。紧接着报纸上和网络上高度赞赏的评论纷至沓来。是的,他的语言精耕细作,字字珠玑,明白而不失深邃,委婉而不失流畅,风雅而不做作。他的见解广大而深刻,独到而精辟,丰富而多彩。文体变化万千自成一体。舅舅一生几十年来矢志不渝,一心一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在文学艺术的田地里刻苦耕耘。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典雅风趣精练机智的语言艺术和高深莫测震撼人心的绘画艺术像彩云一般霞光万道光彩夺目令人耳目一新。舅舅是为文学艺术而生的。我为有这样的舅舅而高兴和自豪。

舅舅回国后,虽然已经79岁,年老体迈、疾病缠身,但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了能静心创作,他处处低调行事,躲避煤体,因此我们也尽量不去打搅他。而如今,我们还未来得及向舅舅讨教汉语语言艺术的精髓和文学真谛等,他就匆匆离我们而去。呜呼哀哉!

在目前浮躁风气盛行的年代,为了让源远流长、古老而神奇的汉语重新大放异彩,让更多的人能读到和看到真正世界性的文学艺术杰作,从而提高人的精神思想品质,拓宽人的视野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并激发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情,教育子孙后代,我们自觉有责任有义务向人们介绍我们所知的舅舅的高贵品格、坎坷经历,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他对文学艺术对世人的伟大情怀等等。

我们相信,虽然舅舅已匆匆溘然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丰厚而经典的文学艺术将影响着一代或几代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将无尽地缅怀他。

 

                                               王韦 2012-01-02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