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璟1966年2月16日出生在辽阳市的一个贫穷家庭。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出生于1963年4月23日的袁宝琦是老二。袁宝璟1983年毕业于辽阳市第二高中。当时,他的高考志愿就是要考进北京的高校。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有时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就盼着开
运动会,那样就有希望获奖。8岁时,家里因为再也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把他送到乡下亲戚家,一边干活一边念书。袁宝璟从小就渴望着早日摆脱困苦的生活,致富成了他最大的梦想。
1985年考入
中国政法大学后,为了挣出生活费,他给教授抄书稿,每万字两块钱;给公司写信封,每千个5块钱。为拿到每天两毛钱的伙食补贴,他从不间断地参加学校体育运动队,使得身体健壮如牛……一段时间之后,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和外地民工抢饭吃;几年间,数不清有多少油盐酱醋、烟酒糖茶通过他的三轮车流进了京城大小胡同的杂货店。
一边挣钱一边学习,4年里,袁宝璟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时间。1989年毕业前夕,他背起一只大书包,从
建国门开始瞄准大公司和银行,凡见有
牌匾的就进去,到一个单位就向人家送发一张“自我推荐表”……最终他如愿地选了一个世人眼中的“金饭碗”。
1992年,袁宝璟辞去了他“来之不易”的银行工作,在
怀柔注册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启动资金20万元。其中,10万元用来买下了优质“小黑麦”专利,5万元向农民租了300亩地,再支付了化肥钱、农药钱、管理费、劳务费……袁宝璟老老实实除草,安安心心种地,实实在在地当了半年农民。半年之后,黑小麦成熟,麦种很快占领全国市场,袁宝璟掘出第一桶金……获利200多万元。
随即,袁宝璟转向到股票、债券业。资金的雪球滚大了。
1994年,袁宝璟开始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和手法,一口气吞下60多家企业。3年之内,建昊集团一蹿而红,袁宝璟成了远近闻名的“收购大王”、“商业奇才”、“北京的李嘉诚”……直到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