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情(沈培新)
11月2日,合肥的天气骤冷。在家中边读报边沉思,忽然古井集团董事长曹杰同志来电。他的电话驱走了阵阵寒意。他在电话中说了这样一段大意的话:“省新四军研究会筹拍《任光》音乐电视专题片,很有现实意义,企业做点贡献也是尽一点社会责任,祝你们拍摄成功。”
任光,1900年出生于浙江嵊县,1941年1月13日牺牲在皖南事变的突围中。他的新婚妻子事变中被捕,牺牲在上饶集中营,他们没有留下一个后代。任光是中国音乐工作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音乐的开创者。他的《渔光曲》、《洪波曲》、《抗敌歌》、《打回老家去》、《大地行军曲》、《王老五》、《别了皖南》等成了时代的记忆。70年前先人们称任光是民族的号手,抗日的文化战士,“忠于民族,忠于艺术”的音乐家。他不恋富贵,不恋豪华,不恋大城市,不恋巴黎的浪漫生活,来到江南山村,来到抗日一线,过着清贫而危难的生活。曹杰同志认为,歌颂任光这样的人,就是歌颂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任光》剧安徽所收到的第一笔企业赞助。
我们是8月17日去杭州,和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系,发起拍摄这部音乐电视专题片的。8月24日浙江研究会第一副会长杨彬同志就打来电话,说感谢安徽的同志提议拍摄任光剧,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决定投资三十万,根据需要,还可以视情追加。安徽的同志也好,浙江的同志也好,古井集团也好,和任光并无亲朋历史,完全是爱与情的心声,是一种共同价值的追求。
情,这是一种玄妙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反映,也是一种生活观和精神思想的体现。《任光》剧联系起来的情,使我想起上世纪和古井的深情。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安徽国有大中型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由古井支持,北京、上海和安徽的作家联合撰写了十篇报告文学,取名《江淮大地的脊梁》,原省长傅锡寿题写书名,原省委书记卢荣景作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马钢、安庆石化、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合肥美菱冰箱总厂、安庆纺织厂、全椒柴油机总厂、安徽轮胎厂、巢湖水泥厂和古井酒厂等。全书的排序是以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的《安徽大中型企业》一书的企业全称的笔划编排的。卢荣景同志在序中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希望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作,以鼓舞我们的斗志,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我们期望《任光》剧在反映历史人物的业绩中,跟着时代的脉搏,促进新的历程。
古井贡酒是华夏老八大名酒之一,在东南亚也是知名品牌。上世纪80年代中叶,我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在宾馆的小卖部里客人可以当场品尝白酒,因古井供应紧张,只能按杯供应。当时我们到北京看望亲友,带两瓶古井就是重礼。1990年,日本高知市书法代表团来合肥交流,在我们的欢迎宴会上,日本友人献出他们带来的清酒,每人斟上一杯,要我们品尝算是重礼了。第二年我们回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刘天明先生对我说,我们是不是带几瓶古井酒作为礼品赠送,我说礼尚往来,我们也只带两瓶。在他们的欢迎宴上,我们也每人奉一杯。由于晚宴是日本礼节,我们都是盘腿而坐,刘天明是跪着敬酒的,一圈40多人,刘天明眼看难支,我也坐不住了,于是乘机站起来为友人上酒。日本友人品尝了古井酒,都竖起大拇指,说比他们的清酒味浓、好喝。古井赛特建成以后,省内外的友人不时相邀在古井小聚,凡征求我的意见,我都说喝52°古井吧。祝愿古井集团在新的航程中迎浪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