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25任总督麦理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61186073
本馆由[ 真心人 ]创建于2012年09月19日

主要政绩

发布时间:2012-09-19 14:38:37      发布人: 真心人
  麦理浩当香港总督矢志澄清立志,成立廉政公署,要求贪官污吏说明异常资产来龙去脉。凡不能清楚交代者,均遭港府清理法办。雷厉风行之余,港人称之为廉政风暴,贪官污吏都怕廉政人员找上门,请去喝咖啡交代案情。他刚上任时,香港贪污风气严重,公仆向市民收取小费的事时有发生,而在此之前,港英政府各部门虽早就设有反贪污部。不过,这些反贪污部门,全是聋子的耳朵,摆着好看而已,既同流又合污,比谁都烂。导火索引燃是在1973年6月8日,贪官葛柏成功潜逃,绕道新加坡返回英国老家。这个消息旋即传遍香港,早已饱尝贪污祸害的香港市民闻讯大为震怒,对政府的反贪污工作信心跌至新低。来自各阶层的市民纷纷上街抗议,“反贪污、捉葛柏”的口号此起彼落。为平息民愤,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委任高级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葛柏逃脱原因及检讨当时的反贪污工作。百里渠用很短的时间,便提出了一个《百里渠报告》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书中,百里渠反复强调,葛柏案早在两年前便已经立案,但长期以来,均没有太大进展,一个关键原因,便是反贪室隶属于警察部门,根本无法独立侦查,时时受到各方制肘。这种制肘有些甚至并非来自葛柏,而是来自警察内部。百里渠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反贪部门存在于警察机构内部的利弊,因此建议建立一个独立的反贪机构,并且实施更为严厉的反贪污法。总督麦理浩异常重视这份报告,《百里渠报告书》被公开发表了。1973年10月17日,麦里浩又在立法局会议上提请立法局同意建立一个专责独立的肃贪机构。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宣告成立,经费由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及布政司(现在政务司)审核。廉政专员由总督委派,直属于香港总督,并且对总督负责,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廉政专员的工作。这一点决定了香港廉政公署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除了香港总督一人之外,任何人都在其调查的范围,且不会受到干预。廉政公署建立后,有关葛柏的档案,迅速从警务处反贪室转至了廉政公署,这也是廉政公署的第一案。而葛柏的最终落网,也为廉政公署树立了声誉。除了反贪竖廉外,1970年代,香港人口剧增,麦理浩还推行一系列措施以减轻人口问题,其中包括“十年建屋计划”(1973年)、发展新市镇及兴建地下铁路(1979年)。70年代中期,一些中产市民既不希望入住质素较差的公屋,但经济能力无法供款购买私人房屋,有见及此,麦理浩在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同年,他推行九年免费教育政策,所有6至15岁儿童必需接受教育。1979年年初,他到访北京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商讨香港在1997年,即新界租借条约期限届满后的前途问题。他是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第一位到访的港督。由于麦理浩热爱远足,香港一条从西贡北潭涌经九龙群山连接屯门的行山径命名为麦理浩径,以纪念他为香港作出的贡献。西贡亦有以他妻子命名的麦理浩夫人渡假村。有分析认为,港府吏治后来能澄清,靠的不是廉政公署,而是公署背后撑腰的麦理浩总督。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