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国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省市领导和各界人士送别
(记者 苑捷 田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伟国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上午在市殡仪馆举行。
2012年2月18日,王伟国同志因遭遇意外伤害,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终年52岁。
昨日上午,市殡仪馆吊唁厅内整齐地摆放着一列列花圈。吊唁厅上方及两边悬挂着横幅“沉痛悼念王伟国同志”和挽联“身正谋猷业伟功丰,德高情满报国丹心”。正中悬挂着王伟国同志的遗像。王伟国同志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
8时30分,告别仪式开始。在低沉的哀乐声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靳善忠、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郭良孝,市级领导丰立祥、耿彦波、柴树彬、梁凤书、马福山、姚生平、李俊敏、赵向东、马斌、卫洪平、侯立智、卫国、刘美、邵奎、张志伟、郜向华、刘俊雍、韩美山等分别在王伟国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这位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同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的好同志致哀,并做最后告别。随后,与其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深切慰问。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胡玉亭、王春元、王建新、李全贵、吕益民、王守义、常乃军、郭海、丁钟晓、杨广雨、霍永宁等,原市领导安大钧、刘增宝、高印、王护国、邹玉义、董其高、孙录、张林、于学敏,各县区、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同行政、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王伟国同志生前亲朋好友。
副省长任润厚,省政协副主席张茂才,原省委常委、秘书长张长珍,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左世忠,曾在我市工作过的彭建勋、吴永平、张根虎、刘志杰、冀明德、朱成基、李根田等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及其他地市领导高国顺、张九萍等,市级领导李世杰、王克建、董变英、马维平、董斌、杨人毅、李武章、郝月生、田云生、白世镇、陈昌辉、武保洲、程廷龙、许进娥、郭俊岗、袁振民,原市领导王善、姜锡铭、来玉龙、孙辅智、王化文、苑吉、王玉田、范德信、解廷香、于秀兰等送去花圈表示哀悼,或到王伟国同志家中吊唁,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国家有关部门、省直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及其他地市领导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王伟国同志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
随后,王伟国同志的遗体在市殡仪馆火化。
王伟国同志1960年11月生于浑源县,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雁北地委宣传部、大同市委宣传部科长、副部长,矿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左云县委书记;2010年11月任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王伟国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在宣传思想战线,他甘于清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贡献。在担任矿区区长期间,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和民营经济,促进了矿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2006年5月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18”特大透水事故抢险的关键时期,他临危受命担任县委书记,亲临一线,坐镇指挥,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取得抢险工作的胜利,迅速扭转了被动的工作局面。他主政左云的五年,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城乡统筹、社会发展、生态改善、民生保障和经济转型。主持实施了十里河县城段综合治理、旧城主街道改造、中小学建设等重点工程,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解决了7.5万人的饮水困难。特别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和煤矿重组,全县煤矿数量从2006年的138座压减整合为2010年的25座,煤炭生产走出多小散乱的困局,开创了左云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在担任副市长期间,先后分管工业经济和科教文体等工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安全生产、园区建设和校舍安全、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振兴,付出了大量心血,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王伟国同志参加工作30年来,理想信念坚定,革命斗志旺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作风民主,襟怀坦白,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他坚持原则,爱憎分明,刚正不阿,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他工作严谨,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务实创新。他心系群众,情系民生,深入一线,化解民忧。他严于律己,公道正派,勤政廉洁,对自己和家属严格要求,在干部群众中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王伟国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人格风范,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战斗业绩,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