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崔瑞芳不仅因她是王蒙夫人
“爱她不仅因她是王蒙夫人”
昨日,冯骥才、舒乙、张抗抗、梁晓声、毕淑敏等很多知名作家赶来送崔瑞芳最后一程,青年作家郭敬明和笛安也默默出现在送别队伍中。
“我认识他们30多年了,尽管崔瑞芳从患病到去世,我都经历了,可此刻还是非常难过。”冯骥才语气里难掩悲伤,“崔瑞芳女士为人温和宽厚,她和王蒙相守一生的感情,你们年轻人不太会了解的。”
作家张抗抗一袭黑衣,怀抱一捧鲜花默默排在队伍最后。她说,王蒙和崔老师是文坛难得的恩爱夫妻,相濡以沫近60年,王蒙经历坎坷和艰难,崔老师都陪在王蒙身边。“按说我们是晚辈,但崔老师对我们非常关爱,我们也爱她。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送她,绝不仅仅因为她是王蒙的夫人。”
■ 故事
我们是世上最平常的一对。天塌地陷了,我们过着我们平常的日子。风风火火了,我们还是过着我们平常的日子。愿我们的福气,让所有善良的人世男女分享。
——崔瑞芳(《我的先生王蒙》)
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风。
淡对荒唐成一笑,长吟块垒亦含情。
何惊恶浪同舟渡,有牵晴晖携手行。
忧患人生八百岁,朝云唱罢晚钟鸣。
——王蒙(悼亡诗《赠爱妻》之一)
陪王蒙新疆“放逐”16年
1950年,崔瑞芳在北京女二中读书。而由北京市团市委中学部调到东四区团区委的王蒙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崔瑞芳,并一见钟情。1957年,俩人在京成婚。
婚后不久,24岁的王蒙被错划为“右派”,被下放到北京郊区劳改,养猪、种地、栽树、背石头……直到1962年,王蒙才被摘了“帽子”,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结婚几年,他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窝”。
随后,王蒙渴望到新疆深入生活创作,崔瑞芳听说后,回答得很干脆:“你去哪儿,我跟到哪儿!”1963年12月,王蒙举家迁往新疆。然而,全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王蒙一家在新疆一住就是16年。1979年,王蒙一家回京后,他完成了《布礼》、《悠悠寸草心》等作品,并连连获奖。
读者眼中的王蒙才华横溢,而在崔瑞芳看来,“王蒙在家里是个快乐的大孩子,很乖的小刺猬。”她认定嫁夫随夫,与王蒙同甘共苦。她欣赏王蒙“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也写文章揭王蒙的老底:“他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时常衣帽不整齐,往往是一个裤腿长,一个裤腿短……”
王蒙常常说:“在严峻的日子里,家庭的功用实在是无与伦比。”他还说:“可以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写作,有一个美满的爱情,这是我最成功的两件事,我这一生没什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