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宪政所所长蔡定剑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57319390
本馆由[ 刚强 ]创建于2010年11月28日

就业歧视与就业压力无关——蔡定剑

发布时间:2012-02-23 14:34:36      发布人: 一米阳光

  就业歧视与就业压力无关《法制日报》 2007-11-18

  城乡规划需要公众参与《新京报》2007-11-04

  “不法之法”绳之以法《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8月13日

  就业升学中的强制体检有违人权《南方周未》2007年8月2日

  制度何以不能经由恶性事件而得完善?(《南方都市报》,2007-8-18

  政府没有权力取缔公民的个体经管方式《南方周未》2007年6月7日

  政府尊重环境权,才是尊重人权《南方都市报》2007年06月19日

  我们为什么要反就业歧视?《法制日报》2007年05月30日

  预算不公开,何来监督?《新闻周刊》2007年5月第18期

  市政建设不能没人文关怀《新京报》2007年5月13日

  反就业歧视不是奢侈品 《中国新闻周刊》2007-04-29

  能否向公众公开政府预算《新京报》2007年03月12日

  人代会的“务虚”与“务实”《新京报》2007年03月17日

  选举把乡村搞乱了吗?《北京日报》2007年03月19日

  不应忽视公民的经济自由权《南方周末》2007年02月01日

  城市交通更应“以人为本” 《中国公路》2007年第2期

  如何使法律有效:给政府权力,不如给公民以权利 《新闻周刊》2007年2月9日

  律师质疑法律是社会进步的杠杆《新京报》2007年01月14日

  实现公众参与,打造利益博弈的公正平台《南方都市报》2007年01月25日

  《美丽园事件的启示:大家都要遵守法律规则》,《新京报》,2006年10月15日

  《是种子总要发芽—亲历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精神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

  《恶意诉讼应当受到法院克制》,《法人》,2006年第10期

  《让选民和代表成为选举主体》,《学习时报》,2006年9月25日

  《城市属于谁?城管应该管什么?》,《南方都市报》,2006年9月16日

  《城市管理必须反省执法目标》,《法制日报》,2006年9月5日

  《人大选举千万不要越俎代疱》,《公民导刊》,2006年第9期

  《2006,期待基层人大选举走向竞争》,《民主与法制》,2006年7月上

  《谁对佘祥林母亲的死负责》,《热言时代—时评精选》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

  《关键在立法机制》,《财经》,2006年第8期

  《从‘好莱坞发展规划’看城镇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国际借鉴》,2006年第4期

  《加强人大监督亟需程序支持》,《人民论坛》,2006年第3期

  《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实现改革转型》,《南方都市报》,2006年3月22日

  《被误读与忽略的新加坡经验》,《南风窗》,2006年第2期下

  《法规备案审查还不等同违宪审查》,《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期

  《消除性别歧视,勿忘‘三八’精神》,《南方周末》,2006年3月9日

  《‘馒头血案’的宪法视角》,《新京报》,2006年3月4日

  《美丽园业主维权胜诉的启示》,《新京报》,2006年2月12日

  《法治正未有穷期,需待民意铸轨轮》,南风窗,2005年12月

  《谁还应对交通事故负责(上)》,新京报,2005年12月

  《谁还应对交通事故负责(下)》,新京报,2005年12月

  《中国向违宪审查迈进》,南方周未,2005年12月

  《反就业歧视:立法者应有所作为》,法制日报,2005年7月

  《反就业歧视:建立和谐社会》,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

  《违法乱占耕地必须受到遏制》,法制日报,2005年6月

  《车改:被利益曲解的改革》,新京报,2005年6月

  《105次违法:有悖常理的荒唐结果》,新京报,2005年6月

  《电子警察是要执法还是罚款》,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

  《谁对佘祥林母亲的死负责》,南方都市报,2005年5月

  《立法听证的现状及改进意见》,法制日报,2005年4月

  《计划要删,预算要念——人大审议方式改革应利于民主》,南方周末,2005年3月

  《2005年中国立法透视(迎接新一轮立法高潮到来)》,法制日报,2005年3月

  《盘点人大代表议案制》,财经,2005年3月

  《如何提高立法听证的实效》,检察日报,2005年3月

  《公务员加薪应由人大说的算》,新京报,2005年3月

  《人大立法凸现以人为本》,香港文汇报,2005年3月

  《责任意识与法律素质同等重要》,检察日报,2005年3月

  《不可行研究: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检察日报,2005年2月

  《基层民主选举亟待法律规范》,南方都市报,2005年2月

  《审计风暴后的责任为何缺失》,南方周末,2005年2月

  《警惕以反腐的名义搞腐败》,新京报,2005年2月

  《谨防借制度建设破坏法制》,新京报,2005年2月

  《不要以荒唐的逻辑搞廉政》,新京报,2005年2月

  《谨防以腐败的道德观误导官员》,新京报,2005年2月

  《感受美国总统选举》,法学家茶座,2005年第9期

  《人民应该知道国家预算》,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8期

  《警惕以反腐的名义搞腐败》,改革内参,2005年第8期

  《廉政保证金制度的谎言》,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6期

  《盘点人大代表议案制》,财经,2005年第6期

  《让选举列车运行在法治之轨》,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5期

  《选举监督制度的研究十分必要》,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

  《可喜的宪政变化》,人大研究,2005年第2期

  《民主是一种国家生活》,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1期

  《中国迫切需要反歧视》,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33期

  《2004:宪政之风扑面而来》,南风窗,2004年12月

  《谁代表国家所有权》,学习时报,2004年10月

  《百年宪政的启示》,改革内参,2004年10月

  《新中国宪法的制定背景》,学习时报,2004年9月

  《增强执政力在于依宪执政建设民主》,南方都市报,2004年9月

  《审计机关成为“第三院”不现实》,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8月

  《为温州市人大开办舆论监督节目叫好!》,南方周未,2004年7月

  《年年审计揭丑,何以屡查屡犯?》,财经,2004年7月

  《事故尚需问责,“人祸”更应追究》,南方周未,2004年6月

  《司法改革应由全国人大统领》,南方周末,,2004年4月

  《判决不要打“太极”》, 法制日报,2004年4月

  《让人民知道政府怎么花钱》,法制日报,2004年3月

  《人大个案监督的基本情况》,人大研究,2004年3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家》,新闻周刊,2004年2月

  《半世纪修宪沧桑路》,南方周末,2004年3月

  《如何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网易时评,2004年3月

  《如此保护私营企业合法吗》,南方周未,2004年2月

  《就业,不能再歧视下去了》,南方周末,2004年2月

  《防止对流浪乞讨人员强制措施回头》,南方周末,2004年2月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