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爱意——大连好人李晓林
父母夸他孝顺,姐姐说他争气,妻子说他心细,儿子说他最棒,朋友说他仗义,他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一个“好”字,这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李晓林一贯的表现和努力的结果。
他是一个好儿子——
他是一个好儿子,孝顺出了名,连姐姐都说自愧不如。
窗台上的电话。李晓林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双腿重疾只能长期卧床养病。李晓林怕妈妈寂寞,就特意把电话拉到了床边的窗台上,那样,母亲就会伸手就够到电话。李晓林知道妈妈担心他,为了让妈妈放心,他坚持每次靠泊、每次离岗、每次有信号时他都会给母亲一个电话,让母亲能时时听到儿子的声音,能感受到儿子的关心与孝爱。李晓林每次公休在家,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给妈妈洗个热水脚,定期帮她修剪脚趾甲,妈妈总说晓林剪的指甲最好。不是他的技术有多好,而是妈妈在享受着儿子给予的短短几分钟的爱。2012年“十一”前,他接到了上“盛旺海”的通知,中秋长假里这个充满温情的家庭弥漫着一丝离别的愁绪。为了让大家开心,晓林把姐姐、姐夫和表哥都召集到家里,在饭桌上,他跟姐姐表哥逐个交代说:“单位缺人,我必须要上船,爸爸心脏不好,马上换季又要去住院了。你们要代我照顾好父母”。临走之前,晓林又把家里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电灯床铺都检查了一遍,说要是坏了等他回来再修。
爸爸的肩膀。对于李晓林作出的选择,家里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他们全家人一起非常默契地为他搭建稳固的大后方,让晓林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在船上工作。李晓林的父母总是把牵挂藏在心里,每次晓林来电话,父母总是说家里很好,不用挂念。即使是妈妈生病很难受,也会在电话中故意提高声音,让自己显得精神爽朗,不让儿子担心。父亲更是将爱藏在了心里,每次晓林上船,他总是扛上他的行李亲自送下楼,他已经70多岁了,儿子总是把轻的行李给爸爸,他心里知道,这是爸爸在告诉自己,我身体还好,不用担心。
他是好丈夫、好爸爸——
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刚刚会说话的儿子,总说牛爸爸最棒。
对妻子的愧疚。虽然和妻子结婚的时候自己就是一名船员,但是婚后,很多船公司和同学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让他到陆地工作,妻子也多次劝他放弃船上工作,可是,李晓林喜欢航海,热爱中海,他总是尽量的为妻子多做点,让妻子理解和支持自己。那次为了接“盛兴海”轮,他顾不上怀孕3个月的妻子,匆匆上船,等他公休回家,他的儿子已经满月了。他总说,自己亏欠妻子的太多了。
牛爸爸最棒。李晓林的儿子牛牛,才二岁零九个月,他和爸爸呆在一起的时间也许用月计算都显得多了,每次到港,李晓林最奢侈的就是用视频和儿子见一面,听听儿子的声音,直到儿子会喊爸爸了。儿子总说,牛爸爸最棒,什么都会,我的小汽车都是爸爸修好的。这次,在两个多月的休假里,李晓林几乎天天围着儿子,当他得知节后就上船时,他给儿子准备了明年的生日礼物。
他是好朋友、好学长——
大学时期的李晓林就很好的体现了助人为乐、急公好义的高贵品质。
爱心捐助。他豪爽的性情,助人为乐的品德,很快得到了每个同学的喜爱和尊重。同班的同学大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学生,而李晓林家在大连市内。虽然他自己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富裕,但他每次回家都会带回来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分给同学。一次有位同学弄丢了当月的生活费100元钱,正在伤心之时,李晓林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100元硬塞给他,并安慰他不要在意。像这样的事,在大学期间有很多,同班级的同学感触非常深,看在眼里温暖在心里,敬佩在心里。大学毕业后,李晓林由于在同学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被大连地区同学会选为副会长。由于同一届的同学大多是农村的生源,当时在校时大多经历过非常艰苦的生活,因此他们在工作以后都非常关心母校的在校贫困生的生活状况。李晓林与几个同学一道提议发起向母校捐款作为贫困生助学金的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从08年开始,每人每年捐款1000元,目标在10年内向学校捐赠100万,专门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目前已经有数十名学生获得资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晓林船长用无悔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写就着不平凡的乐章,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海员的精神风貌,用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忠诚的信念。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