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回顾梅兰珍锡剧表演艺术巅峰
琴瑟和鸣共创锡剧梅腔
记者昨天翻阅了大量有关梅兰珍的资料,发现在钱惠荣、过旭明编著的《无锡戏曲》一书中,有这样生动的章节———
在口述的《梅兰珍的戏剧人生》中,梅兰珍真诚地叙述以往。她提到父母早年把她许配给了一个老实木匠,但流浪的演出生涯使这段婚姻没有维持满一百天。后来父亲为了维持戏班的营生,极力促成了她和当红小生郑永德的结合。但梅兰珍的性格和郑永德并不相投,新《婚姻法》颁布后,梅兰珍就提出了离婚。此时,一封意想不到的情书闹出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封情书是徐澄宇写的,他毕业于上海市立戏曲专科学校(即如今的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科),他既懂表演,也懂作曲和导演,擅长音乐。解放初期,政府为了扶持和发展地方戏曲,选派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戏改”,他当时为梅兰珍执导《梁祝》,就这样两人遇上了。徐澄宇由艺及人,爱上了梅兰珍,于是给梅兰珍写了一封情书。当时梅兰珍还没完全解除婚约,对新生活也没设想,当然不会属意徐澄宇,但这封情书落到了郑永德手里。紧接着,徐澄宇停职检查,梅兰珍也蒙受不白之冤。梅兰珍的脾气很犟,你不让我怎么样我偏怎样,就这样负气和徐澄宇“好上了”。在当时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里,梅兰珍算是“生活作风”有问题了,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配角。经过3年的时间,梅兰珍、徐澄宇最后结成了夫妻。
“事实证明,这段婚姻对梅兰珍而言是极其珍贵的。徐澄宇不但在生活上照顾她,更在艺术上支持她。梅兰珍在《孟丽君》《珍珠塔》《红花曲》《摘石榴》《拔兰花》《江姐》《红灯照》《金玉奴》中的不少唱段
都凝聚了徐澄宇的心血,梅兰珍创造的锡剧梅腔,其实也就是徐腔,这一点无锡锡剧院的同仁没有人会否认。”(记者林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