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5岁少年邹佳航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75208150
本馆由[ 永恒追忆 ]创建于2015年05月15日

邹佳航的惨死,政府责任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2015-05-15 15:48:25      发布人: 永恒追忆

 “想起邹佳航的惨死,12岁的刘阳常在梦里哭醒。”刘阳的外婆告诉记者,外孙从合创学校回家后,常常在晚上哭醒。问他怎么了,他说梦见被打死的邹哥哥了。

  那天,刘阳也站在门外,听见邹佳航在屋里一声声大喊:“别打了,别打了,痛死人啦!”教官说,哪里痛,我来给你医。说完,又开始打。最后,他听见邹佳航很绝望地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呀,快来救我呀!”

  刘阳外婆讲述中哽咽着说:“太惨了,我外孙说起邹佳航,每次都哭,都说不下去。”

  13岁的肖成的母亲告诉记者:“我儿子从合创回家后,无聊至极。我们哄他,鼓励他重回原来的学校读书。儿子最后被说动了,答应回原校读书。”

  前几天,她带肖成来到学校,说明原因后,校方拿出一张中期考试试卷让儿子考试。儿子离开学校大约有一年了,这一年来,他根本没有认真读书,更没有参加什么考试。因此,完全看不懂试卷上的考题,更不知道答案。结果,当着许多同学的面,老师批评肖成,“你成绩这么差,还来学校读啥子书嘛。我看你最好先把成绩提高后再来”。

  “儿子像傻瓜一样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站了一会儿后,他突然双手捧脸,哭了起来。拉着我快步离开学校。”肖母说。

  回家路上,儿子抱怨:“我说不来学校,你偏要我来。在同学面前,我的脸丢尽了。”

  从学校回家后,儿子又开始整天打游戏上网。父母叫他看书,他不理会。儿子对妈妈说:“在我看来,合创培训教官用棍棒打人,伤害我的肉体。学校老师看不起我,伤害我的心,两个都是伤害。妈,我现在哪里都不去了,就在家里耍,陪你到老。”

  记者了解到,合创培训被遣散后,孩子们刚回家那几天还算听话。但一周后,大多孩子的老毛病就又犯了。不吃饭、少睡觉上网打游戏,或者到社会上去找朋友玩。一玩就是一整天,有时晚上也不回来。问做啥去了,孩子不说。从合创回来的孩子们,还建了一个自己的QQ群,家长们都进不去。也不知道娃儿在群里说些啥。家长们说,孩子的现状,让大家忧心如焚。

  4月9日,面对重庆市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的回答,家长们很愤怒。他们冲着区教委一位科室负责人高声大喊:“今天我们来,不单是为退赔学费,我们更是为孩子们的现状着急,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培训学校打死人,原学校又回不去,孩子们究竟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他们流落社会,变成坏人?”

  渝中区教委综合科负责人回答,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你们的孩子大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接收你们的孩子。

  “但现实不是这样,学校根本不愿接受差生!”家长们吼起来了。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无语,就此不再说话。

  “ 问题 ” 少年教育谁来管

  青少年行为矫正需要一些特别手段,但应该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前提,矫正学校不能变成“集中营”!在欧瑞培训学校的宣传广告中,最打动人的是“让问题孩子重回父母怀抱!”遗憾的是,对邹佳航来说,不管是不是问题孩子,他永远也不能再回父母怀抱。

  其实,邹佳航远说不上问题少年,他生前就读的是重庆市沙坪坝区某重点高中,成绩中下。只是手术后想休学一段日子,又感到无所事事,才来到合创培训学校。

  然而,站在佳航身后的,确有一大批问题少年。他们网瘾、厌学、早恋、叛逆、辍学、封闭、抑郁等等。这些孩子,让家长们、老师们头痛、无奈。

  4月9日上午,重庆市渝中区教委信访办会议室门口,站着五男两女,他们是原合创培训学校学生,在等自己父母。最大的20岁出头,最小的仅12岁。五名男子都在吸烟,动作闲熟,像老烟民。记者走上前去和孩子们说话,他们不愿作答,表现出强烈的反叛与不屑。

  记者站在旁边听他们交谈,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吃和穿,是如何与父母对抗,让父母头痛,然后自己又如何得意自豪等等。

  显然,问题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被扭曲了,他们是一批最需要阳光、温暖和科学教育的少年。

  面对学校的无奈、家长的无奈和问题少年自己的无奈,社会给予了他们什么?

  记者检索问题少年教育资料,网络中扑面而来的全是各种特训教育学校。学校的招生广告里都像欧瑞特训宣传的那样,“保证一切为了孩子,绝不使用暴力。”

  然而,邹佳航的惨死,让家长们还能相信这些招生广告吗?问题少年在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有,不足为奇。为啥政府不出面,像办公立学校那样,在全市区县办一些问题少年学校?“邹佳航死后,我们只放心把孩子交给政府,交给国家。任何民办学校都不去了,毕竟,孩子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不少家长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回答,以前,问题少年有工读学校,后来学生家长反映,进了工读校后,把娃儿分类了,进去后反倒学坏了。因此,现在国家不提倡。重庆的工读学校很少,也招不到学生,问题学生仍在一般学校上学。对于问题少年而言,只要没有犯罪,学校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办特训学校趁机加大宣传,让问题少年家长上当受骗。

  政府出面,组织正规师资,投入相对更多、更大的办学经费和人力物力,建立问题少年学校,表面是有些吃亏。但是,帮助一个叛逆孩子走上正道,帮助一个痛苦的家庭走出痛苦,把社会的和谐、文明、进步,把人类的真、善、美秉性植根于孩子的心灵。改变一个孩子,让他们长大后,对国家有所建树,对社会和家庭有所贡献,这又岂能是当初投资问题少年办学的区区人力、物力、财力所能比拟的?

  家长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够承担起对问题青少年的教育责任,而不仅仅是放权于民办教育,发证给民办教育机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