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赵宝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4725762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1月23日

赵宝煦的经历

发布时间:2012-01-23 12:47:1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22年11月1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家庭里,自幼随父亲读书识字,10岁才入小学插班读书,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几次辍学。贫困的岁月里凭着勤奋刻苦取得优秀成绩,从初三到高三连续4年考得第一名得以免交学杂费读完高中。
  1943年冬,为了追求光明,赵宝煦毅然逃离日寇占领下的北平,穿过日寇封锁线,辗转千里来到当时的"民主堡垒"昆明,进入西南联大化工系就读。一年后转入政治学系,师从张奚若钱端升等老一辈著名政治学家。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复校。遂回到北大政治系继续学业,1948年毕业并留在政治系任教。
  1952年由于院系调整,北大撤消政治系后,调至新建的马列主义教研室讲授马列主义基础,并先后任教研室秘书、副主任、主任至1960年。八年的教学工作使他系统地认识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精神实质,“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成为人生基本原则,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
  1960年北大重建政治系,他是创始人之一。1964年政治系改名为国际政治系,先后担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虽然国政系成立仅两年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但赵宝煦老师在这两年里做的大量工作为国政系后来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文革后复出任系主任,以博大的胸怀不计个人恩怨,团结领导全系师生全力推进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响应邓小平关于政治学要“赶快补课”的号召,又汇同国内部分老一辈政治学者一道,为重建中国政治学会和恢复政治学教学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1981年在北大国政系建立了政治学专业。1988年该专业独立为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2001年扩展为政府管理学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