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志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43939848
本馆由[ 耀华 ]创建于2012年08月22日

悼念外公

发布时间:2012-09-06 17:53:34      发布人: 王红华
         悼 外 公
这只是一次一个多月的远行,却是生命中第一次经历家人的离去。远隔重洋,归去只余冢上青烟了。
爸妈前两天在电话里的支支吾吾让我早有疑心,然而当他们说出外公过世真相的时候心中突然了然心酸,独自伤心流泪,八十三岁,算是高寿,然而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下笔之前多有顾虑,然而思及击盆而歌、饮酒三日,突然觉得自然而发就好了,如果拘于形制,随和随性的他怕是更不欣赏。
外公年轻的时候我没见过,在照片上是英姿勃发的,那时候他是家里的次子,一直同时供养着三个妹妹完成了学业,但艰辛没有磨去他的英气......半个月前我们刚刚在上海为外公、外婆庆祝了金婚,他们被起哄着喝交杯酒的时候幸福极了,连几个服务员脸上都是温暖的笑意。这一幕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从我有印象起,对他的印象便是脸上的皱纹沟壑交错,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着他“老树皮”、“老树皮”的叫,他不生气,只是夸我聪明。现在想来或许因为常年哮喘的缘故——最后让他离去的那个病。在我的记忆中,外公不离身的黑框眼镜,还有一手曹全碑的硬朗字迹和嘴里永远不停的老家哪儿哪儿的典故,总是显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特有风度来。
小时候的我据说记性很好但是体质特弱,所以一直在外公家由当医生的外婆照顾,而他对我特别偏爱,没事就教我对联、书法、诗词、国画——他当过造纸厂的厂长,家里从来不缺各色纹理的纸,也不缺书,亲戚朋友、邻里街坊都说我书读得好,那么他几乎是唯一的奠基人。我每次升学拿奖,总要打个电话给他,他会很高兴地送我一首诗,每次他用挺难懂的口音一个个字蹦着念他的诗让我猜这回是“椿萱”还是“桃李”...........
直到我来美之前在上海小舅家的时候,还拉着我就开始讨论诗词,有别人写的,也有他写的。如今思之,除了怀念,还是怀念。
我的外公还是各类图书的忠实爱好者,每次去书店都乐得像个孩子,我看到书就走不动路的习惯多半也是他传下来的,不久之前我还在想,他肯定会很喜欢北大的周末书市,什么时候我一定带他去看看.......只可惜这变成了一个遗憾!
外公博学多才,去年我要做个采访作业,为此找了他一回聊了很长时间他以前当厂长的事情,于是惊讶于那些鲜活的人和事,外公还记得那么清晰。作业拿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单纯的记录。那些字里行间的洗练智慧和幽默,都是他的。后来我妈跟我说:“那回他可开心了,他平时想说这些事,都找不到人说,他觉得就你对这些感兴趣,所以才很喜欢你。”
他还有太多的故事没有和我说,但是他已经是我的一个路标,无论做事做人。
但如我,只能在耶鲁大学的暮色里,独自伤心流泪,只能聊备薄酒,遥望东方,吊念外公。
如果蝴蝶效应是真的,这杯酒一浇入土,终能凝成水汽、漂洋过海,最后化成雨滴,掉在故乡的土地上渗入他安眠的地方,然后永远相伴。
外公安息吧!
并望外婆一切安好。

 

                          忆外公
            世事洞明八十载
            文采仁厚总不改
            桃李成才念深恩
            几度梦回音容在 
                                                                            外孙女:杨珺跪拜泣笔
公元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凌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