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太阳照常升起……
在多数人眼中,今天同过去、未来的无数时光一样,平淡无奇……校园里的学生仍忙于学习;都市里的人们仍忙于工作,也许学生们忙得忘了带作业,也许忙于工作的人们忘记了一个重要会议,但有一群人——他们也许是忙得忘了带作业的学生,也许是忘了开会的上班族,也许是医生、警察……他们虽然都在各自的领域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或是猛醒,或是铭记,当面对时间指示2012年4月20日时,都会令自己的思绪暂停一刻。或是默默思考,或是默默追忆,或是从四面八方赶到同一个地方,面对他们心中那位如同母亲一般的师长的墓碑,洒下最炽热的泪水,献上最无瑕的百合。这群人—包括我,可能有的互不相识,有的素未谋面,但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身份:张依杰老师的学生——张依杰老师的儿女;但我们却有一位共同的母亲,一位值得我们用心去热爱的母亲:她就是张老师。
2012年4月20日,今天是我的初中班主任我的恩师张依杰老师因病去世的一周年纪念日。
一年的时间,也许淡了悲痛,但深了思念;也许少了回忆,但少不了追忆;也许回忆少了,但往事历历在目,恍然如昨。我永远记得一年前的今天,间操前的英语课。正上课时,有人敲门对英语老师说了几句话,当老师重新回到教室时,她的话语已无法连续,她的泪水几度无法抑制。那分明是在掩饰着一种无法自郁的巨大悲痛,那分明是一种失去亲人的无比痛苦,然而那一刻我没有去想张老师离开了;间操跑步时几位女同学之后从教学楼中出来,归队时,她们已经泪流满面,痛哭失声,那分明传达出一种失去至亲至爱的撕裂般的伤痛,然而那一刻我没有去想张老师离开了。但,当听到同学的答案时,我没有五雷轰顶,没有眼前漆黑,那一刻我才明白,当一个人有了情感时,失去了至亲的那一刻,或许没有精神殿堂的崩溃,而只有根本不相信!那一刻我才明白,支撑一个经历了足以令他深彻骨髓的痛苦的人不倒下的原因,是他根本不去相信,不去接受!尽管我对人灵魂的研究丝毫不感兴趣,但是,我相信当张老师离开的那一瞬间,她的灵魂已经从身躯中升华出来,中华大地广袤蔚蓝的苍穹已经将她崇高、伟大的灵魂引向每一位高尚者逝去后的归宿!
我永远无法忘记张老师离开班级的那一天,当张老师亲口对我们说她要离开班级时我们懵了,我们哭了;她拖着正被癌症侵蚀的身体为我们讲完了新书的最后一篇古文,用她那双昔日温暖有力的手为每一份作为奖品的笔记本盖章,带着刚刚失去母亲的悲痛为我们开完了最后一节班会,这一切都成了最后一次,这一切都成了永恒。那天放学,张老师选择了我送她回家,坐在汽车里听着老师与开车的另一位老师谈话,我沉默不语,我没有语言,我默默的聆听着老师富有生命活力的声音,我那时在想,参加工作看望张老师时,我有那么多的话说,我要把我的作品,描写六班的作品给老师看,我们的初中同学会会是多么热闹……到了老师家楼下,老师让车子走了,让我也走,说她的女儿会来接她,我执意留下,于是拿着东西和老师一起上楼,老师似乎尽量掩饰着她虚弱的身体状况,到了门口,她竟然去掏钥匙,开门时,忽然门开了,开门的是老师的女儿,张老师惊讶地说没想到女儿在家,那一刻我没有任何语言。老师之前其实根本不知道女儿在家,她要一个人拖着被病魔侵蚀的身体自己带着东西上楼,为了什么?为了同事,为了学生,为了人人,张老师的一生都在为了人人,为了人人……张老师进屋前对我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凡事克制一下。”我永远铭记,永远铭记
有谁遇到过初中班主任叫学生“死孩崽子”,有谁遇到过一位身患癌症老师将学生家长前来看望时所给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心意扔到楼下,有谁遇到过一位老师母亲刚刚去世就回来给学生上课而且自己身患绝症,有谁遇到过一位老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恋的是自己的学生,放心不下的是学生的中考……这一切的一切我的恩师,我的母亲张老师做到了!
张老师对我们说过“要是想老师时就多看看书。”对我们说过“勤生智慧,静纳百川”,为我们读过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直到现在,那些高中同学听都没有听过的语文知识点都是我初二时学的,这就是我的老师,她对每一届,每一位学生倾尽了毕生所学,她可能不是学识最渊博的语文老师,但她绝对是一位最善良、最无私、最亲切、最高尚的老师,最坦荡的人。
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张老师,我都在想张老师根本没有走,她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在中考后的一夜,我梦见了张老师,在中学的后面,我喊道:“老师,我知道,我说你没有走,你是在激励我们!”而梦中的张老师默默微笑,不语,却渐渐远去……初中毕业拍毕业留影时,因为我们换了一拨老师,大家商量着各科代表把原来的老师找到,我当时就在想,我去哪里找呢,我到哪里才能找到我的张老师啊!张老师走了吗?没有!现不现实的人都不愿接受,坚不坚强的人都无法承受,我,我们,我们不愿去想,只愿去回忆,回忆军训,回忆春游,回忆学农,回忆挨骂,回忆欢笑,回忆游戏;我们只愿去看,看照片,看视频,看音容,看笑貌,看笔记,看课本,看日记,还有老师留给我的批阅、奖品,还有那枚印章——“我学习我快乐,奖,六班”
作为张老师的学生,我最愧疚最遗憾的是至今未能到老师墓前去看望,一直未能再在老师信箱里留言,现在,我身在石桥子寄宿,也许短期也无法抽身,唯有将对张老师的无尽追忆和思念化为文字,令更多的人了解张老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教育被人们,也是真正的被冠以金钱和利益,然而也许是我幸运,我的中学老师都是张老师一样的人,他们对学生的行动是那么无私善良,真诚淳朴,我爱张老师,我爱我的老师们!藤野先生让鲁迅感到了世界并非只有种族歧视,民族斗争;而张老师一样的人将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世界人对中国教育重新站在高尚崇高的角度正视和思考!
2012年4月20日,太阳照常升起……校园里的学生仍忙于学习;都市里的人们仍忙于工作,也许学生们忙得忘了带作业,也许忙于工作的人们忘记了一个重要会议,然而这群人中的一部分面对着时间指示2012年4月20日时都会令思绪暂停一刻,这一刻又一刻将凝成为时间的永恒,承载着我们的追忆与张依杰老师的精神流向那中华大地上空每一位逝去高尚者灵魂的归宿……
赵千粟
于2012年4月20日本溪高中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