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耕主编我国铁合金科技和工业发展规划
1964年,他在《铁合金》杂志第2期上发表的《中国铁合金工业展望》一文,就是他对我国铁合金发展战略思想的代表作。他的许多重要论点,如:关于中国铁合金工业的合理布点和产品分工,与炼钢工业的密切配合,结合国家资源条件发展铁合金品种,在电力丰富地区布置新点,适当考虑季节性生产,加强铁合金科研工作,我国钒、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观点,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科技宝库的奉献者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张桂耕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间长达12年之久。他虽身处逆境,但没有消沉,仍念念不忘他热爱的铁合金事业,下放结束返回北京后,他就以满腔热情投入铁合金技术情报工作。由于他能熟练地使用英文、德文,又懂俄语、法语,他查阅的资料范围很广,加上他在铁合金专业方面的造诣很深,因此,经他编译的铁合金书籍和资料,大都对铁合金工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或者是铁合金工程设计所急需的。例如,他用了长达8个月时间认真校核的德文《铁合金冶金学》中译本是一部世界有名的铁合金专业的专著。它的出版对我国从事铁合金工业的设计、生产、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人员都有重大参考价值。他主编或译校的《世界各国铁合金厂概况》、《美国铁合金工业概况》、《西德铁合金工业概况》、《国外大型铁合金电炉资料》、《还原电炉设计与计算资料选编》、《关于铁合金还原电炉设计计算的初步探讨》、《国外铁合金生产技术水平概貌》、《国外铁合金能源回收和防污染专辑》等几十篇文章,对于学习、借鉴外国铁合金工业的发展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铁合金工程设计的对外交流和提高设计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开始编纂。1980年张桂耕被任命为特约编辑,冶金编辑委员会委员,铁合金、冶金物料、能源分支的主编。1981年,该卷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孙德和重病缠身,他推荐张桂耕代他完成余下的工作,张桂耕不负重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张桂耕在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的4年工作中,充分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正直的科技专家那种具有真才实学、治学严谨、作风俭朴、不计名利的优秀品质。他实际上承担了全部钢铁、甚至包括整个冶金部分40多万字的审改、定稿工作。许多工作不是副主编份内的工作,但他从不计较这些,更不计较稿费、待遇等事,把全副精力集中于编辑工作。他就是这样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的最后完成尽其所能,默默奉献,而当时他已是年过古稀了。
1984年9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出版了。这部巨著的出版,凝聚着张桂耕四年的心血,而他在编辑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德,同样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