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起源
冯(Féng 馮)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3、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冯姓,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冯姓迁徙分布:
冯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冯姓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守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省潞城东北)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
先秦时期,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至西汉文帝时,冯姓族人有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其弟冯骞自上党徙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并且均在当地成为望族。
至三国以前,冯姓族人经迁徙、发展,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山东淄博,陕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众多,逐渐兴旺。同时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宗族都难以在此时安定发展,大的郡望也难以形成,只能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之中,冯姓也不例外,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冯姓族人也大举南迁,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当地生息繁衍,不断发展,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姓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姓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同时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姓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姓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
在元明清时期,冯姓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姓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
如今,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