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影响
陈氏父子为保卫祖国而英勇奋战的事迹为后人所传诵。爱国诗人张维屏的《三将军歌》作如下的歌颂:
“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
广东人民为纪念因沙角战斗牺牲的爱国将士陈连升入祀“昭忠祠”,又收殓了阵亡将士的遗体,建立了“节兵义坟”安葬,作为永久纪念。陈连升家乡恩施的乡亲们,也集资建立纪念碑,永久纪念为守卫祖国南大门而牺牲的爱国将领。 广东人民为了纪念陈连升,建造了英雄专祠,立了“节马碑”,保存了陈连升部使用过的大炮。恩施人民亦自动捐献,为陈树了一块高数丈的功德碑。此碑抗战期间被毁。
座落于恩施市硒都广场上的陈连升铜像旁,新树了一块介绍其生平的大理石碑。记者发现,石碑上的介绍竟有两处错误:将陈连升任施南协把总时间1808年错为1880年;逝世时间1841年也错为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