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老知青周晓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29990684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2年05月31日

永失我爱

发布时间:2013-01-27 14:11:16      发布人: jackson
    5月29日,世界上我最爱的老伴(周晓金)离开了,她走的很安详,就和平时睡着一样。老伴一直很乐观,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生病期间曾笑着对我说,“癌细胞对我宣战了,我要与它抗争到底,即使最后它赢了,也不会让它赢的那样轻松!”我与老伴思想都很开明,觉得人去世后再去搞那些繁文缛节的葬礼没有用,逝者就不要和活着的万物争面积了;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决定: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眼角膜可以让人重见光明,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用于病理分析,尽快研制出治疗和预防这种恶性肿瘤的方法,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
       她是晚上7:30走的,两个小时后她的眼角膜被医科大学取走,连夜就移植给两名患者,使她们重见了光明。两家报社的记者分别对我进行了电话采访,随后她的事迹被登在了5月31日的天津城市快报和天津今晚报上,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她做到了,想想有人因为她能看到这个世界,就觉得她没有离开,还在某个地方看着我们!
       我俩都是下乡知识青年,到了现在的宝坻区大钟农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是进步青年的我们走到了一起,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挖大沟;吃野菜;睡凉炕,可是我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苦也不觉得。有了孩子后,我做了业务员,常年出差在外,她在家除了上班,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还要督促她们的学习,经常睡的很晚,起的很早,我知道她不希望孩子和我们一样受苦,有时孩子夜里生病发烧,我又不在家,当时农村的条件和城市没法比,要走好远去请医生,还要路过坟地,可当时的她想不了那么多。这期间有时因为天气原因我没按预定时间回来,由于当时通讯条件有限,联系不到我的她夜夜为我担惊受怕。许多事情都是我们退休后她和我讲的,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自己默默承受这一切,她的付出比我想的要多的多。
        老伴身体一直就不太好,可她就是怕给我和孩子们添麻烦不去医院检查,直到2009年查出结肠癌做手术。手术后很虚弱,就这样嘴里还嘱咐这个身体嘱咐那个身体,有操不完的心,唯独没有她自己,我开玩笑的对她说,之前是你照顾我,从现在起是我补偿你的时候了,轮到我照顾你了。她笑着说,“就凭你这番话,我知足了”,2011年癌细胞转移到了肝,乐观的她开始关注养生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喝着肿瘤医院开的中药,每天教我和女儿轮流按摩十四条经络上的穴位,病情虽然没有得到控制,但发展的很慢,可见中药+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医按摩都是对抵抗病魔有帮助的,这段时间偶然网上的一则新闻大大触动了我们:全国眼角膜的需求量与实际捐献量的巨大落差(400万需求量  每年只有几千人能做手术),所以我们找到了本市遗体和角膜捐献志愿者小组创始人赵永华老师做了之前的那个决定,帮我们办理了捐赠手续并进行了公证。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体重从120斤锐减到70斤,直至不能下床,她还一直顽强的和病魔斗争,我知道她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尽管有心理准备,可还是。。。。。。她问我有遗憾吗?我说之前没有时间陪你很遗憾;我问她有遗憾吗?她说之后没有时间陪你很遗憾。。。。。。
      尽管有种种的不舍,她还是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对我们这个家只知付出不求索取,放心走吧——我眼中的贤妻良母;放心走吧——孩子眼中的慈祥母亲,放心走吧——朋友眼中的厚道大姐。我只想对你说:“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
                                                                                                                                                                                                                                                                                                                                                                                                                                                                                         本文作者系一天津市农垦集团总公司-------大钟农场退休工人阎金贵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