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宫廷玉雕大师袁广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28713646
本馆由[ Phoebe ]创建于2021年04月17日

著名宫廷玉雕大师袁广如逝世,琢玉60年,堪称大师之师

发布时间:2021-04-17 09:26:41      发布人: Phoebe

 2021年4月8日,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讣告: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广如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5日17时在京不幸逝世,享年80岁。

  

  一代大师,驾鹤西去,不仅是玉雕界,对于整个工美、收藏行业来说,都是巨大损失。

  然而幸运的是,袁广如大师所创作的那些巧夺天工的作品,却永留人间,永远璀璨!

  袁广如,1941年4月28日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安新县。

  如今,这个地方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雄安。

  

  1958年3月,17岁的袁广如到北京市第一石刻生产合作社学徒,拜石刻老艺人原福亭为师,学习石刻技艺。

  同年末,随合作社并入北京市玉器厂,正式开启了琢玉生涯。曾受到连继增、王树森等老艺人的指点,研究学习玉器的设计与雕刻技艺。

  

  1986年调至北京宣武区玉器厂从事设计。2004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工艺雕刻高级技师。

  2007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时被评为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60多年来,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常的勤奋从学徒到工匠,从大师到泰斗,作品获屡屡摘得工艺美术大奖桂冠。

  

  孜孜不倦创新玉雕工艺,培养玉雕艺术接班人,在他的学生和徒弟中,有十几位被评为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袁广如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之师”。

  中国玉雕界有南北派之分,其中北派即宫廷玉雕派,庄重大方、古朴典雅。,是历代帝王的御用玉雕门派。

  

  袁广如不仅是中国玉雕泰斗,也是北派玉雕掌门人,有“中国宫廷玉雕第一人”之称。

  袁广如大师琢玉器六十载,创作风格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作品意境优美,情趣盎然。

  多数作品选用上等新疆和田碧玉雕琢而成,胎薄如纸,富丽堂皇,尽显皇家气质,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与异域风情,收藏价值极高。

  

  北京宫廷玉雕,用袁广如的话来说是“恢弘大气,传承皇家文化”,而北京宫廷玉雕长期以来就是一门皇家手艺,标准很高,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

  

当前宫廷玉雕的市场认知度还不高,很多人还不完全了解宫廷玉雕的艺术美感。而且玉雕需求也开始多样化,真正传统的玉雕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做的话,这门技艺就会消失,那以后人也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几千年的历史的宫廷玉雕了。


  袁老生前曾这样说。

  所以他一生都致力于钻研、推广宫廷玉雕,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皇家技艺、燕京八绝。

  袁广如大师将琢玉分为“议、绘、琢、光”四大阶段,并总结出玉石用料出坯定型的“八步法、五句诀”,即在不伤损玉料的同时破其玉料外形使其达到艺术效果的一整套技艺方法。

  他还善于依照玉石的成分、色泽、形态、大小的不同,构思出玉器的造型,然后再进行仔细的雕琢。

  

  他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礼仪用玉的设计和制作,是著名的国礼大师。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天工奖”“百花奖”等玉雕最高奖项,还被众多博物馆、收藏机构、知名人士收藏。

  

  李嘉诚是爱玉,是出了名的。而他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收藏了袁广如大师的玉雕作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嘉诚因为投资内地建设,经常往来于北京和香港之间。

  在北京,有一次偶然见到了袁广如先生的玉雕作品,他被这些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惊呆了,当场就收藏了一件和田玉雕和三件翡翠玉雕。

  如今,这些玉雕一直摆放在李嘉诚家里,他表示能收藏到袁先生的作品很是幸运,工作之余经常赏玩。

  

  袁广如大师遗作《太和宝象》

  袁广如大师在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上不断创新,强调玉雕作品一定要有历史,有故事,在传统文化中传达美好寓意,在琢玉、修身、养德中践行艺术追求。

  他以满怀的热忱,创新不倦的精神,创造出众多富含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传世佳作,同时也在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中不遗余力。

  他的一生,为中国玉雕界,做出了卓越贡献。

  

  斯人已逝,唯余德馨。

  他的离去,是工美行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无比怀念。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