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24798896
本馆由[ 闲云孤鹤 ]创建于2012年04月04日

父亲自传

发布时间:2012-04-07 15:50:59      发布人: 闲云孤鹤

                                     我     

我家住陕西省淳化县润镇乡西梁家村。192511 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我只有三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离我而去,那时母亲才20岁,由于疾病而撒手人间。父亲没有办法,给我买了一只山羊喂我吃奶,久而久之,就习惯了,羊每天就自己跑上炕给我喂奶吃,到了一岁左右,我就能吃馍饭了,父亲卖掉了那只可爱的山羊,那时我真舍不得,还为此常常哭着要吃它的奶。

我父亲一生先后结过三次婚,为此把家中的土地、树木全卖掉了,给别人还了账债。生活全靠挖野菜,没有办法父亲买来粮食,我们来推磨加工,再卖掉白面,留下来的麸皮来维持生存。到了12岁,我渐渐懂事了,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每天我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去上山打柴,然后到街上去换钱。有一次把卖了一担柴的2角钱不小心丢了,我找呀找,结果没有找到,回家后闷闷不乐,母亲见我神色不正常,问我怎么啦,我就哭着说了丢钱的事,当时母亲也哭了,并对我说:“丢了算了,以后可要注意”。此后我又跟大人一起起早摸黑地翻山越岭,在近百里的河南里(今礼泉县)担柿子,挑回后到润镇或县城去卖掉,挣点差价。每年到了麦子成熟时,跟大人一块到各地去赶场(帮别人收麦子),开始大人收割五行,我收割三行,最后慢慢地我就和大人们干一样多的活。

十三岁时到郑家、沟东、居集坳、东西梁家合办的沟东小学上学,到学校去还要翻沟。上二年级时我们村有了学校,上三年级时老师见我家庭贫但是学习却很好,年龄也大了,就叫我直接上四年级,开始时学起来吃力,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就省劲了,学终还得了奖。

十五岁时就上了润镇完小(完全小学,也就是有1-6年级),当时淳化县也仅有三个完小(润镇、城关和方里)。在上五、六年级两年中,由于自己家贫,把学习当成大事来抓,每学期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当时学生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盖三班”。我的体会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天注定的,不是碰运气的,而是靠自已的主观努力获得的。一份辛劳一份收获。记得一个下午在复习课时,我独自一个人跑到野外古坟堆里看书,看着看着,不知怎么就睡着了,直到醒来天已经黑了,到校后迟了,老师知到后,既批评又表杨了我,批评我不应独自一人到野外去,表扬我的学习精神。

十七岁上了淳化中学的“简三七”(        )。小学毕业后,我看没有什么出路了,就准备和我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有一天,听人说县上一些知名人士,建议政府在淳化招一班师范生,为淳化培养一批小学教师,经费及一切开支由淳化县人民来承担,每人每月补助三斗麦子,来发展淳化的教育事业。我就利用这个机会进了淳化中学的大门。在中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为了吃饭,每周要回家拿一次馍,冬季馍被冻得结成了冰,就用开水泡着吃,菜是不可能有的。夏季馍不到三天就会变质发霉,有时还不够一周吃,只有饿肚子。冬季就是那个很薄的被子,晚上睡觉冻得发抖,有时干脆就不脱衣服。好在班下两个同学对我帮助很大,像张  钰、吴彦伯,我们白天同吃饭,晚上同睡觉,冬天合被子盖,零用钱他们有时也给我。三年的艰苦岁月就这样艰难的渡过了。  

1948年后半年我被分配到在沟东村当上了小学教师,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1949年元月,淳化地区解放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土改”、“三反”等大的政治运动,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彻底翻身了,当家做了主人,父亲也先后当上了村上的贫协委员、村长等。过去的“驴打滚”的欠地主账也就一笔勾销啦,我们家也分了二十亩土地,三户分得了地主的一辆大车和三头牛。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做,分享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那种喜悦是难于言表的。

1949年元月到1980年退休,在从事人民教育事业30多年的里程中,我先后在车坞、南村、润镇、卜家、铁王、马家、胡家庙、城关等乡的二十多个自然村任教,由于自己深知翻身全靠共产党,所以对党的教育事业是忠心耿耿,组织上每学期把我分在哪里我就去哪里工作,从不讲条件,去哪里我就把心安在哪里,全部精力就投入在学生的身上。那时农村每个自然村只有一个教师,教着四个年级的复式班,下午还要办妇女识字班,有时还要配合中心运动教他们唱歌,跳舞,晚上举办成人识字班,那时再忙心里总是有一股劲,这样的工作群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例如在南村乡安社村、车坞乡的贤仓任教时,组织调动我的工作时,群众上县里进行了多次挽留。每学期开学和放学都是群众用毛驴车接送我。在铁王乡红崖村任教时,开学那天家长都领着孩子,端着酒菜并让孩子给我磕头,称我为“师爷”,这些情景很使我感动,感到翻身的农民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感到自已肩上担子的沉重,责任之重大。那时交通很不方便,星期日也很少回家,在学校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备课,即使当天下午回家也要及时返校,从没有缺过孩子们一节课,在铁王完小六年来一直担任五、六年级班主任,连续四年小学的升学率为95%,这是全乡以及县上升学率最高的。

1958年组织上调动我担任井村庄完小学校长,兼任胡家庙公社区校长,那个时候国家经济困难,粮食又很紧张,每人每天只吃八两粮,农村还没有什么副食,为了让同志们多吃点,搞好伙食,就让炊事员把大家的口粮集中买下粮食,我们自己动手加工,麸皮也分给大家吃了。在建房时为了节省资金,利用下午课余时间带头和同学们翻一座大沟在南撑、末子村扛椽运砖,县上号召群众大办养猪场,发展养猪事业,学校搞勤工俭学,也要办养猪场,没有资金怎么办?我就把自己平时攒下的伍百元钱投到学校买了猪,两年时间生猪存栏四十多头,得到公社的好评,今天这个生产队参观,明天那个学校参观,参观人数络绎不绝。三原县给我们学校颁发了奖状和价值三百多元的药箱。

一次在三原县召开文教会议路过回了一趟家,老伴什么也没说,哭着说让我把这些孩子带走,逼迫我辞职回家,说我每月的工资买不了一斗麦子,家里又没有粮食补助,孩子们经常饿肚子,谁家不如咱,再说你看你的身体都成啥样子啦。这些话很有道理,深深刺痛了我,心里象烧开了的水上下沸腾,思前想后最后还是说服了老伴。吃米不忘种谷人,翻身不忘共产党,觉得干事业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我想困难是暂时的,那里的孩子需要我,党需要我,人民需要我,就毅然决然的回到学校,给官庄中学和我们学校师生传达了会议精神,自己也暗暗下了决心,跟党好好干革命。

由于平时光顾着忙于工作,对自己的身体也没太注意。19625月的一天,早晨刚给学生上完课,猛然觉得自己头昏眼花,从课桌上倒了下去,同志们发现后叫来了医生,公社任书记也来了,他看我病情严重,就派人把我送西安治疗,在治疗期间他还代表公社人民前来看望我,我当时是很受感动,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1963年任车坞公社区校长,文化大革命中我成了“当权派”,文化大革命后又在梁家村、西坡村、善花等村任校长,最后调在润镇完小任校长。

1977年我被评为省上的优秀班主任,出席了省上在临潼召开的优秀班主任疗养座谈会,全县仅两名,我和另外一名中学老教师参加,省上的领导和我们一起座谈,就餐合影留念,共二十多天。这些都说明,组织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曾经为教育事业做出一点小小贡献的老教师,这也是我自己一生一来比较难忘的一件事情。

三十多年来为党的教育事业,出了力流了汗,为淳化人民培养了优秀儿女,给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所谓“桃李满天下”。1999年春节,铁王寇家村寇主民(现在在西安工作),春节探家时打听我还在世,首先来看我,来时带了很多礼品,走时还给了我壹佰元钱,叫我去零用,接着又来了胡家庙乡王家一个学生,那时在部队是个连长,也来看望我。我记得这个学生当时在井村上学时得了尿床病,到了冬天叫他睡在我的热炕上,就这些学生感激地说: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终生难忘。

三十多年来一心用在教育事业上,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享受,没穿过一身好衣服,没有买过一双像样的鞋,没有穿过内衣,没有带过手表,没有骑过自行车,退休回来那年大儿子思有给我买了一件上衣,老伴给我买一块上海牌手表,这几样东西已经是我最奢侈的东西了。

1980年经组织批准退休。

1980年回家后,由于子女多,生活还很紧张,全家八口人吃穿用,以及孩子的上学,光靠我的一点退休工资是维持不住全家的生活的,于是我就用退休金400多元买了一头母牛。从此每天给牛割草,手不离镰刀,肩不离草捆子,几年来,跑遍了村周围的沟沟渠渠,足迹踏遍了山山坡坡,最多的时候牛繁殖到三头,这样牛的草料就成了大问题,于是我就又承包了队里的核桃树坡,肩上又扛起了撅头,挖坡种苜蓿,共种了苜蓿七、八亩,解决了牛的吃草问题,多余的割下来晒干,储备下来作为牛的冬天草料用,十年时间大约繁殖牛九头,收入近万元。

一天在挖苜蓿根时,没想到挖出了西周时期的铜器四件,据说这些古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我和老伴一商量,就把这些古文物交给了县文化馆。、县文教局、文化馆给我奖励现金叁百元,奖牌一块。

回想起三十年来忙忙碌碌的工作,对家可是一点没尽到丈夫、父亲的责任。老伴是1948年我在沟东教书时经人介绍认识结婚的,那时老伴才十五岁,我已是二十三岁了。                                                         

由于忙于工作,家里根本照顾不上,孩子们都是老伴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像儿女的吃饭、穿衣、上学拿锅盔等事情,全都要老伴一个人去操劳。由于老伴先后为了四五个孩子的上学都要烙锅盔,她的几乎天天接触锅盔的手已经早早粗糙干裂。除此之外,她还要下地干活,如果不干活,那就分不到口粮(过去是按工分分粮食),所以那时她的劳动强度相当大,负担也特别重,身心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严重的创伤,留下了一身的病。记得人民公社刚设立食堂化时,一次食堂吃油饼(每年改善生活时),大女儿去领油饼,别人给的很少,老伴去找伙管员,人家不给还说风凉话,老伴这个难受,回到家擦干眼泪,给孩子们分了,老伴蒙着被子睡了,孩子们叫他吃,她说自己在食堂吃饱了,你们自己吃吧。孩子们见她在不停地流泪,也都哭着不吃了。队长知道后,检查了工分,又给补了几个。那时家里没有男劳力,工分拿的很底(一个女劳力才7分工,男劳力10分工),分什么东西都按工分分配(当时的“按劳分配”),所以分什么东西都吃亏,别人总认为我家的孩子多,好像分他们的东西一样。

那时农村吃面是件大事,不是人推磨就是要到深沟里用水车磨面,人把麦子背到沟下,还要排队。所以每次磨面都是很艰难的事,我家里基本上都是靠娘家人帮忙。一次刘老汉帮她磨面,天已经黑了,麦子还没有磨完,她想到孩子们还没有吃中午饭,家里又没馍,这时她就叫刘老汉一个人磨,自己扛了一袋子面回家。当天天空乌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马上就要降临,刘老汉也劝不住她,她毅然坚持回家。刚上了塬坡,雨点就越上越大了,雷声更响了,玉米地里的狼的嚎叫声,仿佛就在身边,两腿发软,很难迈向前方,她还是硬着头皮回到了家,到了家全身的衣服都淋湿了,放下面袋子,倒在床上,什么也不知道了,好长时间都不能说话。孩子们慌了,叫了院子里的八婆,八婆想了想办法,才慢慢地恢复了正常。

老伴受了一辈子苦,她父亲为了全家的生活,在沟里开了一片荒地,种了些庄稼,一年夏天在地里干活时,不幸一场大雨来临山洪暴发,跑没跑得及,被大水冲走了。为了找她父亲的尸体,十多天不吃不喝,一面哭一边跑个不停地在渠道里找。一个眼睛哭也瞎了,鞋子也跑掉了,赤着脚跑的找,总算在山外的一个平滩里找着了。

为了儿女她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超额尽了自己的责任,到了晚年,该享享福了,由于日夜操劳,得了高血压等许多疾病,整天打针吃药,加之农村看病又不方便,要到五里地的镇医院去看,有时她自己硬撑着。过了近10年时间,到了1993年夏天,一天晚上她突然不能说话了,马上通知了县上的孩子,在县上叫的救护车送到县医院,经诊断是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当时全身已半瘫痪了,说不成话,吃不成东西,当时是用最好的药,打最好的针,针灸、血疗等,经过医生的多方努力,加之儿女们的精心护理,终于有效了,可以拄着拐仗慢慢移步了。可是不料那年冬天在二女儿家院子里,一不小心跌倒在地就再也没有睁开眼。她于19931112  日离开了人间。全家人都为之悲痛万分。

当时葬礼办的很隆重,按农村过大事的旧习俗,请了四个乐队,自乐班,洋鼓洋号。杀了三头猪一只羊,参加葬礼的客人约一千人左右,场面之宏大是东西梁家村绝无仅有的。

我在东西梁家村辈份算是比较高的,差不多的人都叫我爷。他们经常说我是个有福的人,东西梁家村从古到今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而你们家就出了两个大学生(二儿子和小儿子),三儿子也拿到了中央党校的本科学历。孩子们在上学时我们都是大力支持的,除了二女儿因家中实在没办法,要照顾三儿子,半途才辍学外,其他的孩子最低也是高中毕业,现在小儿子还上了研究生。这些功劳和老伴的辛劳是分不开的,家中再苦再忙都不会担误孩子的学习,老伴给人开玩笑说,她的指头旦都磨完细了,真是一点也不夸张,一个孩子接着一个孩子背馍。

 

从我自己的一生看,我想说:

一是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人常说:“喝水不忘打井人”,我们家只所以有今天,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你们要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尽职尽责,不要辜负了党的培养以及我和你母亲对你们的期望。

二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我的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我小时候的吃苦,我的学习也可能就不会那么好,咱们村过去有钱的孩子学习都不怎么样,是由于家中条件太好,吃穿都不用发愁。你们今天也一样,不但要自己明白这个理,更重要的是教育下一代懂得这个理。

三是要想干一番事业,就要付出代价。我一辈子为了县上的教育事业,累了一身的病,家庭也没有照顾得上,想起来总是觉得愧对老伴。但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别人都很羡慕的。在你们的上学的花费上,家中从来没短过精神。

三是对人要用真心、动真情。我都退休这么长时间啦,还有学生牵挂我,想起我,常常来看我,很是让我感动。人心换人心,一定要先做人,后做事。这一点在家里,社会上都是很重要的,对人要用真心,见真情。你母亲可以堪称楷模,你母亲在村上,在亲属里的威信里是很高的,为什么呢?对人好,对人心诚。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我们家的兄弟姐妹以及妯娌之间要相互爱戴,相互帮助,相互体谅,团结一心,尊老爱幼,给下一代做出榜样。不要结矛盾, 不要说闲话和传闲话,也不要相信流言蜚语,这是事非之根源,有什么事,不要闷在心里,语言是开心的钥匙,没有说不透的理,特别是妯娌之间不要让村上和亲属看笑话。

四是兄弟姐妹之间要永远团结和睦,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致富。要居安思危,不当井底之蛙,现在这个社会虽然没有钱就办不成一些事情,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要做一些歪门邪道赚钱的事情,不需要眼红别的富有,要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明明白白去搞好生活。

五、一定要教育好下一代。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回报,要把教育孩子作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人常说: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种不好的庄稼。首先要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经常耳濡目染,孩子的所作所为,待人接物,礼节礼貌都在效仿着父母。其次,要注意教育方法:不能对孩子施暴,这样的结果只能扭曲孩子的心灵,你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待别人,要善于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多看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以信心才是好的方法。最后就是不要对孩子溺爱,溺爱的结果是苦果,对孩子不要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怎么看都是自己的孩子好,这对孩子的行为、品德还有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从小养成孩子的吃苦、勤奋、向上、简朴的好习惯。我希望你们的孩子最低都要上大学,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最低的要求。

六是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我下世后,不要铺张,立个碑开个追悼会,把主要客人待一下,千万不要图名,搞形式。

(附:工作情况一览表)

 

 

 

 

 

 

 

 

 

 

 

   

 

〇〇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工作地点

    

19481949

润镇乡沟东村

教师

19491950

车坞乡贤仓村

教师

1950­1951

淳化乡北柳沟

教师

19511952

铁王乡红崖村

组长

19521953

南村乡安社村

组长

1953­1958

乡完小

教师

19581962

胡家庙乡井村

校长

19621963

乡完小

区校长

19631964

乡何村

校长

19641966

乡完小

区校长

19661967

乡何村

插队劳动

19671968

 

住队(董桥)

19691970

乡何村

教师

19691970

润镇乡梁家村

教师

19701972

润镇乡甘沟村

校长

19721974

润镇乡西坡村

校长

19741975

润镇乡善化村

校长

19751976

润镇乡张家岭

校长

19761980

乡完小

校长

1980—至今

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