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情
本来是好事,但我,还是予以婉拒。
老实说,老同学,几年不见,多少有些思念。但是,说不出什么原因,总觉得隔了千山万水,距离越来越远了。不过,昔日同窗之情却如甘甜的美酒一样越来越香醇了。
还记得两年前,大家为了各自的前程和梦想,背水一战,参加每个人人生命运的抉择--高考。我不知道我们那边的教育算不算摧残式的教育,我只知道,在那个穷乡僻壤之地,高考,是唯一证明实力的标准。很不幸,由于我天生散漫,追求自由,崇尚文学,因此荒废了高中学业,致使自己名落孙山,只考取了一所省内的二专院校。对于这样的结果,我虽然有些诧异,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所上的高中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参加高考,都是报考对口院校。像我所学的农学专业,就只能报考四川农业大学或者成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高校,但这与我的兴趣爱好却是背道而驰。所以高中三年,一方面学习专业知识,一方面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尤其是当时我们学校甚至整个南江县都小有名气的“星光文学社”,当时还是蛮骄傲的,几乎每一期的《星光文艺》校刊里面都有我的作品,如诗歌和散文等我比较擅长的题材,所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确实锻炼了我的文笔和口才。我相信大家在高中时都有看课外书的习惯,我也一样,当时除了看一些诸如《读者》、《青年文摘》和《演讲与口才》等大众刊物外,最喜欢读的就是三毛和张爱玲作品,觉得他们的感情真的好细腻,情感好丰富,更重要的是感觉她们的一生就是一个迷,对于她们的环境、身世和情感,都觉得是一部部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让人不禁陶醉其中而又颇有深思。当然也有像韩寒、郭敬明、笛安等优秀的80后偶像作家,他们的作品洋溢着青春的校园气息,让人觉得是那么浪漫而富有诗意。所以,那时的日子真的很悠闲、很惬意。
转眼间,高考结束,在火热的六月,甚至是整个漫长的夏天,我都在重复思索一个问题:专科,我肯定不会去读;那么,我是否还要读书呢?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经过与老师的沟通和家人的商量,他们认为我应该继续深造。正好,当时的我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反复思量后,下定决心,通过自考弥补高考带给我的遗憾。既然决定了要坚持,要继续,那么接下来就是去哪里读书的问题了。
当时已经是八月底,很多优秀的学生通过高考都已经顺利的步入了自己向往的殿堂。不过这部分同学都集中在成都、宜宾和重庆等地,他们纷纷联系我到他们的学校去。或许当时真的是年少无知,或许真的是年轻气盛,或许是真的没有想过更远,于是权衡再三,我来到千里之外的南京,毕竟,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而且高校林立,学习氛围浓厚;又是六朝古都,确实值得一去。所以,告别父母,背上行囊,独自一人去到异地他乡,开始又一次的人生寻梦之旅。就这样,两年,一晃而过,转瞬即逝。通过两年的学习和生活,我才发现我已经对南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似曾相识的熟悉的味道。在这个灯红酒绿的都市中,更让我懂得了去思考、去创造、去学习、去感恩。历史的沧桑造就了南京人民的博爱和智慧。在这里,就跟家乡一样,感觉,真好!
两年,也许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缩影,里面的故事太多太多:有喜悦、有欢笑、有快乐、有失意、有收获、有创伤、有依靠、有孤单。庆幸的是,我的学业一直很顺利,我并没有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而自暴自弃。因为我相信,事在人为,任何人都可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和认知。现在回头看看高中的同学,他们有的在社会中拼搏,有的在大学里求知,有的沉沦中堕落,有的在漂泊里放歌!
也许,我的坚持是正确的。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清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明白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或许今天的想起,在昨天看来,是那么成熟和理智;但也许在明天看来,却又是那么盲目与幼稚。但是无论如何,心中有梦,敢于拼搏,勇于创造,不畏艰难,永攀高峰总是好的,虽然现在受尽挫折与苦难,但是在未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真的会让人由衷的觉得这不仅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也许,我们的梦想还很遥远;也许,我们也可能成为将来“蚁族”中的一员,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一切美好的希望都会一步步变成现实。因为: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是是社会的栋梁,我们是国家的人才,我们是十三亿分之一的那个最独特、最具个性的传奇人物!
也许,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我们都无缘相见,但是,我最最亲爱的朋友们,我人生路上相濡以沫的同窗们,你们永远是我哦心中最大的牵挂!万水千山隔不断我们的友情,我们的短暂分离,只是为了将来能够胜利凯旋!
我亲爱的朋友们,我想,今年的5.1聚会我又来不了了,请你们原谅我,也希望你们理解,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会理解我的,对吗?
成都,重庆,南京,今日的莘莘学子,希望明朝能有一个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