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倩,愿你在天堂感到温暖
2009年02月03日06:1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一家人喝团年酒
记者陪烈士家属过年
除夕夜燃放烟花
除夕夜,本报记者再赴烈士向倩家中陪同其家人过年
屋外爆竹声声、室内灯火通明。夜色下的什邡市南泉镇柳泉村向家大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追逐嬉戏的孩子,拉着家常的大人,让这个四合小院沉浸在年味中。“我原以为今年过年少了一个人,家里会非常冷清,没想到今年的热闹胜过去年。来,为了这个特殊的除夕夜,我们干杯!”端起酒杯,向忠海一饮而尽。
和他一起干杯的除了其父母、兄弟等,还有本报记者及北京来的一对记者夫妇。
带上祝福记者再赴大哥家守岁
什邡市龙居小学英语教师向倩是向忠海的独女,在救出多名学生后遇难。1月19日,记者曾带着女儿来到向家,提前在向家吃了一顿“兄弟饭”:在那一天,记者与向忠海结为了兄弟(本报1月20日曾报道)。离开向家时,我们约定:除夕夜到大哥家,陪着大哥大嫂守岁。
1月25日,除夕下午,记者告别妻女,提着购买的各种烟花前往大哥家。成都到德阳、德阳到什邡,一路特别通畅。沿途爆竹声此起彼伏。
到达大哥家已下午6时30分了。大院里摆放着一张放满瓜果、茶水和糖的茶几。两桌吃团年饭的人正等着我。入座的第一杯酒,记者敬给了76岁的向昌言夫妇。
驱车两天北京记者“只是想来看看”
和大哥大嫂一起守岁的,还有中国教育电视台编导李苇杰夫妇。
“我们俩从1月23日早上从北京出发,今天凌晨2点多才到什邡。主要是我太相信GPS导航系统了,车到陕西时,导航把我从西汉高速路上带到了108国道,200多公里的108国道硬是让我绕了7个小时。”说起一路坎坷,李苇杰总结出:不能轻信导航系统规划的路线。
这是李苇杰第三次到向倩家。第一次是去年5月28日向倩出殡那天,第二次是去年9月15日,他来拍关于向倩事迹和红白镇遇难教师家庭的节目,“而这次,只是想来看看。”
李苇杰夫妇在除夕下午4点多,就到了向忠海家。他带上买来的鲜花,径直走到了向倩墓前,和前来陪向忠海守岁的向氏宗亲攀枝花的向忠明、向代兵和向乾华等一起,给向倩敬献了鲜花。
温暖除夕孩子们看春晚领红包
吃过年夜饭后,向忠海把向倩房间里那台21英寸彩电搬了出来,放在屋檐下的桌子上,接上“锅盖”(家用地面卫星电视接收器)天线,央视一套清晰的画面便尽收眼底。
大人们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冯巩的相声、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孩子们或燃放着烟花,或在客厅玩电脑游戏;妇女们或收拾着餐桌,或在厨房里清洗锅碗瓢盆,院子里飘荡着浓郁的年味。
大年初一零点到了,鞭炮声、漫天烟花点缀着灾区的夜空。伴随着鞭炮声,记者把早准备好的红包,发给了一个个在快乐中追逐的孩子。从拿到2008年12月份工资那天起,我就把它分成了若干份,发给了什邡、绵竹清平的灾区孩子。看见除夕夜收到红包的孩子们笑得那么开心,我不禁回想起少年时的除夕夜,母亲发2毛钱“压岁”时的那种愉悦、那种温暖、那种幸福。
其实,我更希望,向倩能在天堂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能感受到同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