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大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16780289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1年11月26日

佛珠的起源及其相关知识

发布时间:2013-03-28 18:05:38      发布人: jackson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佛珠,也是僧俗常用的普通法具;可以说,是最普遍与常见的法具,关于佛珠是有很多故事的,灵古寺仅能从某些方面与大家分享,今日先说说起源以及种类的知识。

佛珠的起源

佛珠的起源

佛珠原本被称呼为念珠,是用来计算念诵佛经数量的随身法具。它的构造很简单,用线穿起一定数目的珠子就可以了。而“佛珠”这个名称原本来源于梵文,有这四种不同的意思;分别是“数珠”、“珠鬘”、“念诵鬘”、“珠之贯线”这四种。而关于佛珠的来源,大家普遍认为其前身是印度人用来缠身的缨珞鬘条,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现在的佛珠。

值得特别提醒的一点是,虽然佛珠在佛教中很常见,俨然已经成为了佛教信徒的必备物品;但佛珠本身却并非佛教首创。这一点,从古代的文物与古籍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例证。例如,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在很久之前就有持珠的传统记载于书;而在印度出土的一尊婆罗门像上,就有挂串珠。

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非常多。昂贵一些的,如黄花梨佛珠、檀香佛珠沉香木佛珠之类,采用的木料是及其讲究的。而从使用的方面来划分,则大致可以分成持珠、佩珠和挂珠三个类型。

所谓的“持珠”,顾名思义,是指用手掐念或者持念的佛珠。这种持珠比较实用,普遍被用来计算念诵佛号或者咒语的次数。而使用持珠,也是为了帮助修行、约束身心。

与持珠不同,佩珠又被称为手串。也叫佛珠手链,一般来说,都是由十八颗珠子所组成的。比起持珠,它的材料更讲究,颜色更鲜艳;所以现在许多不信佛教的时尚男女,都将佩珠当做美丽的佩饰携带。

至于挂珠,它的选材要更昂贵。根据季节的不同,也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挂珠;例如,夏季时期应该选择水晶玛瑙之类凉爽的类型,而冬季则用琥珀果实类的。一般说来,挂珠都是由玛瑙、水晶又或者翡翠之类的名贵宝石雕刻而成;并且,对于宝石的要求也非常的高,不仅要求颜色均匀、差别不大,还要求品质细腻温润。而在同时,挂珠也对子珠的直径要求严格,不能超出一厘米太多;且每隔二十七颗就要加进一颗隔珠。而在最重要的母珠下还会悬挂中国结、玉佩等组合二成的佛珠结。这种装饰是特别为了庄严场合——例如佛法大会所配备的。

佛珠在中国的演变过程

作为佛教常用的法具,中国人最早知道佛珠这一称呼,应该可以追溯到东晋时的《木槵子经》。当时,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频繁,来访者中相比不乏僧侣;很有可能便是这些僧侣,将佛珠带入了中国。

时代变迁。到了唐代,佛教受到皇家的支持而大为兴盛,和佛珠有关的经典也广为传播。例如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都得到了传播,同时也将佛珠的称呼传播了出去。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佛珠开始在中国流传开来;无论是贵族平民,还是僧侣民众,都能够佩戴佛珠。

这些情况,从中国现存的文物中可以看出一二。无论是莫高窟中的十六国时代造像,还是日本古籍中描绘的唐代高僧像,都有使用佛珠的痕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