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15157012
本馆由[ 纪念伟大领袖 ]创建于2011年10月20日

多国展开军事打击 卡扎菲称要武装民众反击

发布时间:2011-10-20 21:47:53      发布人: jackson
 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联合国亮相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卡扎菲在演讲中表示,安全理事会应该改名为恐怖理事会。他要求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取消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增加常任理事国数量,尤其是增补非洲国家的代表。卡扎菲还说自从联合国1945年成立以来,世界上发生了65次战争,联合国根本没有能力阻止这些战争的爆发。
  卡扎菲当天的发言就排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之后,但是奥巴马和希拉里等高级政府官员在演讲之后立刻离开会议大厅,避免听到卡扎菲的演讲。虽然联大给每个国家领导人的时间是15分钟,但是卡扎菲的演讲时长一小时36分钟,由于接近午餐时间,大会堂中有将近一半的代表都中途离场。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1960年曾在 联大发表演讲四个半小时,是联大一般性辩论历史上最长的演讲。
  卡扎菲在抵达纽约之后按照习惯,在纽约以外的一块出租庄园中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过夜。卡扎菲此前曾希望在纽约中央公园搭建帐篷,但是遭到居民强烈抗议而作罢。[2]

外界评价

  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 “疯子”、“恐怖主义支持者”。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1981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1万美元,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即使在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多年后,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国民享受义务教育和完善的医疗体系。

强硬表态

  随着法国战机19日对利比亚境内的政府军目标开火,多国大规模军事干预利比亚的行动正式展开。军事干预行动开始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强硬表态,称“要武装人民对抗西方”。
  法国战机19日率先对利比亚境内目标实施打击,并摧毁了数辆利比亚政府军的装甲车。随后美英等国战机也陆续投入军事行动。大规模的军事干预全面展开。
  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舰艇以及法国战机19日晚7点(北京时间20日凌晨3点)开始向利比亚发射1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利比亚的数十处防空设施。
  目前美军在靠近利比亚的地中海沿岸部署5艘军舰和潜艇,都装备有“战斧”巡航导弹。20日,法国还将向地中海调派“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针对利比亚的这次军事行动被命名为“奥德赛黎明”。法国军方消息人士对法新社说,此次军事干预行动由美国军方承担具体协调,协调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的美军司令部。英国和法国分别建立了作战指挥中心。
  参加此次军事行动的国家除美英法外,还有加拿大、西班牙、挪威等国。法国官员说,在军事干预行动中,阿联酋也调派了24架战机,卡塔尔调派4到6架战机。
  利比亚国家通讯社20日凌晨援引军方发言人的话称,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以及班加西等地都遭到西方国家军队的导弹袭击和炮击,“多处民用设施被毁”。
  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此前报道,一架法国战机在的黎波里地区被利比亚防空系统击落。对此,法国总参谋部发言人予以否认,他说,所有参与空袭的战机均已返航。
  正在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宣布,他已授权美军对利比亚采取“有限军事行动”而且“行动已经开始”。但他也表示,美国不会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内容相似的言论。
  多国军事干预行动展开后,卡扎菲20日通过利比亚国家电台发表了简短但措辞极为强硬的讲话。他指责有关军事行动“野蛮”,是“不公正的十字军式侵略”。
  卡扎菲威胁将对地中海沿岸的军事和民用设施进行打击,并警告“地中海国家和北非国家的利益处于危险之中”。他说,“地中海已陷入战争”,卡扎菲已命令打开各地的军火库,“民众可以拿起武器保卫家园,赶走西方军队”。
  联合国安理会最近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多国随后为此展开了紧张的军事部署。利比亚当局也宣布接受安理会决议并停火。但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利比亚政府军19日攻入了反对派大本营所在地班加西。
  针对多国军事行动,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遗憾。但俄方也呼吁利比亚尽快停火。国际红十字会则呼吁在利比亚进行军事行动的各方尊重国际人道法律,该组织说,任何针对平民的攻击都违反了国际法。
  多国展开军事打击 卡扎菲称要武装民众反击
  据央视报道,利比亚国家电视台称,在联盟军空袭中,已有64人死亡,150人受伤。
  2011年3月20日随着法国战机19日对利比亚境内的政府军目标开火,多国大规模军事干预利比亚的行动正式展开。军事干预行动开始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强硬表态,称“要武装人民对抗西方”。
  UCLA的非洲学者著文指出参与军事行动的国家之动机与利益关系严重影响其行为,可能做不到“do no harm"原则:“The likelihood that coercive intervention would satisfy this principle is severely constrained when evaluated against the historical record, logistical realities, and the incentive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s in a position to serve as the would-be external interveners.” 作者认为通过强制干涉改变利比亚政治结构会带来严重后果。
  各国和国际组织最新表态:
  非盟和阿盟均谴责了法英美的空中打击,阿盟秘书长表示“我们希望在利比亚上空看到的是禁飞区,而不是导弹”。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表示,美国将在下一阶段将军事行动的指挥权交给其他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不会参加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将为利比亚平民提供5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俄罗斯也表示谴责,中方表示一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希望利比亚局势稳定,避免更多平民伤亡。
  瑞典冻结该国与卡扎菲政权有关资产16亿美元
  瑞典财政监管当局负责人23日宣布,已经对瑞典境内涉嫌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政权有关的资产进行了冻结,共计100亿瑞典克朗(约合16亿美元)左右。 报道说,瑞典财政监管当局负责人霍尔斯特(Jonatan Holst)说,不排除还有更多与卡扎菲有关的资产、机构“隐藏”在瑞典境内。
  霍尔斯特没有公开这些遭冻结资产的具体信息。
  一家斯德哥尔摩监察机构已经从2011年3月2日起,下令让瑞典各大公司开始申报是否与卡扎菲政权有财政、金融方面的关联。

被逼下台

  2011年5月27日,八国领导人在峰会后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卡扎菲和利比亚政府已不能继续履行保护利比亚人民的责任,并失去所有合法权力,他在一个自由和民主的利比亚没有前途,他必须下台。”
  利比亚民众今年早些时候举行反政府示威,联合国在2011年3月份通过保护利比亚平民议案,北约部队开始干预利比亚,进行持续空袭。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一直批评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但报道指出,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同意卡扎菲已失去领导利比亚的合法权力。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联合声明的措辞收紧了,得到俄罗斯的完全支持。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俄罗斯方面表示,外长拉夫罗夫前日与利比亚总理通电话,利方希望俄方协助调停,并开始磋商停火条件。
  据悉,英美法在G8峰会上也促请俄罗斯进行调停。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将调停利比亚局势,包括派高级非洲特使前往班加西,与反对派接触。他还强硬警告卡扎菲,称国际社会已不再视他为利比亚领袖,促请其下台,但表示拒绝让他流亡俄罗斯。
  有美国官员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梅德韦杰夫与卡扎菲保持联系,但没提及具体停火协议。奥巴马通过他向卡扎菲传话,称后者若肯离开利比亚,将放其一条生路,但俄方认为不切实际。
  此外,法国总统萨科齐称,北约计划加强军事行动。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G8领袖普遍认为卡扎菲政权正逐渐崩溃。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卡扎菲已失去在位理由,应该下台,而且G8国对此意见一致。
  英国首相卡梅伦26日表示,现在是时候加大对卡扎菲政权的压力,他说英国会在随后的行动中动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英国的一名官员给予了证实。
  另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总统非洲国家合作特别代表、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马尔格洛夫表示,西方国家认为卡扎菲的未来命运有几种可能,他既可能在利比亚一直活下去,也可能被送上国际法庭。
  马尔格洛夫说:“我们的西方伙伴看到的卡扎菲的未来是这样的:从作为个人在利比亚境内生存,到被送上国际法庭各种可能都有。”[3]但后期意大利总理表示,意将退出对利比亚空袭。并且开始呼吁其他北约国家也不要在进行空袭,而是采用政治手段处理利比亚问题。

反人类罪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7日7时30分,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宣布,正式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发出国际逮捕令。
   这是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第二次对一个国家的在任国家元首发布逮捕令。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一经发出,终身有效,永不撤销。2009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发出对苏丹总统巴希尔的逮捕令,这是第一个针对主权国家在任总统发出的逮捕令。
  2011年5月15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办公室表示,经调查,已掌握足够的证据起诉卡扎菲,包括谋杀罪、迫害罪、反人道主义罪等。国际刑事法院总检察官奥坎波16日随即向国际刑事法院法官提出通缉卡扎菲等三名利比亚高官的请求。这三人除卡扎菲(69岁)外,还有曾被认为是卡扎菲接班人的其儿子赛义夫·伊斯拉姆·卡扎菲(39岁),以及利比亚情报部门最高负责人阿卜杜拉·阿尔·塞努希(62岁)。
  一个多月时间内,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小组对检方提交的证据和材料进行了分析。
  2011年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宣布向卡扎菲等三人正式发布国际通缉令。国际刑事法院指,卡扎菲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对其反对者犯下“反人类罪”。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卡扎菲不会离开利比亚,因此国际刑事法院将要求利比亚人把卡扎菲押送国际刑事法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