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郑陶令谐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2310908
本馆由[ 158*****965 ]创建于2021年01月01日

潘景郑致罗友松信札赏介

发布时间:2023-06-08 08:01:01      发布人: 158*****965

潘景郑致罗友松信札赏介

 

著名藏书家、版本鉴定家 潘景郑1987年致罗友松毛笔信札一通一页附实寄封(参见插图)。尺寸: 27 x 19.2 cm (长 x 宽)。2017年1月19日华夏天禧(墨笺楼)线上专场拍卖第二百〇八期上拍。

详见“孔夫子拍卖网”( http://www.kongfz.cn/25150372/)

人物介绍:

潘景郑(1907-2003),江苏吴县人。藏书家、版本鉴定家。“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他年轻时专研国学,受业章太炎、吴梅等大师,学文学词曲。潘博山、潘景郑兄弟继承了祖父潘祖同“竹山堂”全部藏书四万卷外,还很留意“三松堂”失散的版本书,曾收回十之二三,其他如曹元忠的“笔经室”、莫棠的“铜进文房”、孙毓修的“小绿天”等旧家藏书,尽为潘氏兄弟所得。1919年,“竹山堂”改名“宝山楼”,已藏书三十万卷,为潘氏藏书之最。苏州潘氏藏书,如果从潘奕隽的藏书楼“三松堂”算起,递传到第六代潘博山、潘景郑昆仲的藏书处“宝山楼”,共藏典籍三十万卷,把潘氏藏书推向了顶峰。私家藏书递传六代,藏书至三十万卷,这在藏书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的。

罗友松,江苏省南京市人。1944年肄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副教导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现改名信息学系)常务副系主任、上海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他从事目录学、索引学、方志学的教学与研究,职称为副教授。他崇尚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他治学严谨,从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甘当铺路石子,长期埋头于工具书的编纂与研究,主要研究成果:《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图书馆事业》(主要编译者)、《申报索引》(1922年)、(1932年)、(1939、1940年)主编、《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主编)、《少年儿童图书馆学概论》(合著)、《河北地方志提要》(编委、撰稿)、《汉语图解词典》(合编)、《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编委、上海市撰写组主编)、《清代目录提要》(副主编)、《中国年谱辞典》(顾问、撰稿)、《名家出柬赏析辞典》(合编)等。此外还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任图书馆学编辑委员会文献学分支编写组成员并撰稿)等。事迹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等十余处辞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