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陈倬致陆懋修” 笺释赏析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陈倬致陆懋修” 笺释赏析
“陈倬致陆懋修”信笺(见插图1),潘景郑先生旧藏。
释 文:
九芝先生①寄诗见怀,率步元韵奉酬,呈请
郢政:
豪气年来已尽除,春蚕裹茧笑蜷如。窝成安乐怀康节,训重修齐守柏庐。天末良朋增契阔,饭余小梦到华胥。阮囊渐渐形羞涩,惜乏陶朱致富书。
弟陈倬未定草
钤:景郑持赠
潘景郑题记(见插图2):
乡先辈陈培之先生倬为陈硕甫②先生高弟,精萧选之学,清咸丰己未进士,官至户部郎中,著述甚富。抗战前得其遗稿十余种,惜俱未刊行,迭经沧桑,行笈亦散,今所存仅零星残稿而已。此其遗诗一通,寄赠陆九芝先生懋修者。陆先生为元和廪生,考拔恩贡,以儒医济世,其所著有《世补斋遗书》,至今奉为不易之作。令子润庠^{③}以甲戌殿撰,官至大学士,为吾邑晚清仕林中之佼佼者。今盖后嗣式微,已不能克绍箕裘矣。培之先生所著《隐蛛盦集》亦未传世,此诗当亦遗献之鳞羽,即奉逸梅翁藏弆,为乡贤存兹鸿爪可耳。
庚申正月二十日,潘景郑识
百岁遗乡献。风雨劫尘流转。琳琅散笈最萦情,鳞痕检点,洗尽泪花溅。
名山事业勤萧选。賸有春风面。吟笺剪取蛛隐,帚珍奉作鸿泥券。
调寄《青门引》。
庚申新正寄沤词人呈稿
钤:景郑题记、景郑倚声、庚申七四翁
相关人物介绍:
① 陆懋修(1818—1886),字九芝,号江左下工、林屋山人,江苏苏州人。出身医学世家。初以贡生补镇江训导,咸丰年间旅居沪上,晚居京师。以医术闻名,医论多有中肯之处。著有《内经运气病释》《世补斋医书》等。
② 陈奂(1786—1863),字硕甫,号师竹,晚号南园老人,江苏苏州人。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师从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先后主杭州汪氏绮振堂二十年。平生所学以《毛诗》最为专长,著有《诗毛氏传疏》《郑氏笺考征》《释毛诗音》《毛诗传义类》等。
③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固叟,谥文端,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曾任溥仪老师。善书法,意近欧、虞。
笺 释:
潘老得陈倬遗稿事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种分别为《今韵正义》《今有古无字》《?经笔记》《汉书人名表》《燕台札记》《日余笔记》《隐蛛盦笔记》《文选笔记》《分辑选注》及《隐蛛盦文集》,另收得未成稿《年谱》《日记》及零星杂稿若干。《著砚楼书跋》有《隐蛛盦文集辑本》详述此事:
余自戊寅春,促居沪上,得先生手校《史》《汉》《文选》等书。旋闻遗稿散在市廛,亟往求之。先后得手稿数十册,多编次未定之作。……盖先生毕生精力所聚,约略可睹。诸稿惜未写定,攸待董理。兹先为编次遗文一卷,得骈散文二十七篇,附录散曲六折,杂著《鸣盛筹谱》一种,付合众图书馆移写成帙,以待传布。继有是暇,当续检遗稿,次第编录。俾乡贤著述,不遂湮没幸矣。
题记中《世补斋遗书》当为《世补斋医书》,分为正集、续集,其中正集六种为陆懋修自撰,刻于光绪十年(1884),是时陆懋修尚在人世。后集四种为陆懋修重订与校正前人医籍,由其子陆润庠刻于宣统二年(1910)。
清代中后期,随着西方医学传入,解剖学渐为人们关注,河北名医王清任于道光年间通过刑场实地观察死囚尸体及内脏,以及解剖家畜对比观察内脏,撰成《医林改错》,对传统中医藏象学理论提出大幅修改,部分观念甚至达到颠覆性,引起医界极大争议。
陆懋修所持意见与《医林改错》相左,在《世补斋医书》卷十中大批王清任为“狂人”“邪徒”,痛斥王清任是“教人于胔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而陆懋修亦因此而被视为守旧派。范行准因此评价陆懋修:“此反对清任以死尸作检验生理,而护旧说之短也,不知西洋解剖生理学之进步,固多赖死尸,特其方法有异耳。懋修生于第二次西洋医学传入大盛之时,犹为此瞽说,其视清任之识见,不有山头井底之别邪!”
参见《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https://read.douban.com/ebook/13159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