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题记并跋《见山楼诗草四卷》简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题记并跋《见山楼诗草四卷》简介
《见山楼诗草四卷》(参见插图),(清)张翊儁撰,手稿本,陆廷黻跋。潘景郑先生就此亦题记并跋,现藏于浙江图书馆。2014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二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见插图)。
详见“浙江省政府网”
( https://www.zj.gov.cn/art/2014/12/3/art_1229019364_54949.html)
参见“孔夫子旧书网”( http://www.kongfz.cn/34531175/pic/)
人物介绍:
张翊儁,浙江慈溪人,号麟洲、菱舟。室名见山楼。咸丰十一年 拔贡,官湖北试用知县,工诗善书,著有《见山楼诗集》。
陆廷黻(1835—1921),原名霞,字渔笙,一字已云。鄞县(今属宁波市)人。同治十年进士,官翰林院修编、甘肃学政,有业绩。回籍后曾主教崇实书院、月湖书院。工书,楷师唐人,行书学黄山谷,遒劲流畅。鄞县天童寺藏经楼匾额为其晚年所书。著有《镇亭山房诗文集》。
潘景郑(1907-2003),原名承弼,号寄漚,字良甫,江苏吴县(现苏州)人,近现代著名收藏家、藏书家、版本鉴定家、版本目录学家,殢柳词人,“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自有“著砚楼”收藏雅号。潘景郑专研国学,受业章太炎、吴梅等大师,学文学词曲。他还拜俞粟庐为师学曲。“江南曲圣”俞粟庐为昆曲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的父亲,潘景郑师从学曲,并参加道和昆曲社,不但填词制曲,还登台表演,对词典加深了理解,从而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词曲大家。潘景郑生前曾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词学》编委、首届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会会员。潘景郑一生可谓著作等身。自著书有:《说文古本再考》《日知录补校》《词律校导》《词选笺注》《图书金石题跋》《寄沤剩稿》。编校辑成的有:钱牧斋《绛云辑题跋》、毛晋《汲古阁跋》、沈复粲《鸣野山房书目》、马瀛《金香仙馆书目》等,还与顾廷龙编成《明代版本图录》。辑佚书一百余家,题为《著砚楼佚书》。编印《陟冈楼丛刊》以及继续编辑原潘博山编的《元明诗翰》《明清画苑尺牍》等。除此之外,他还印行了一些书,如其师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张鸣珂《寒松阁题跋》、龚自珍《定庵续集》、陈骥德《古云屋书画录》等等。一九五七年,搜辑丛残,编成《著砚楼书跋》,书跋四百零三篇,多为其庚辰年(1940)之前所作。《著砚楼书跋》已成为载入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史册之不朽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