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缪荃孙致费寅” 笺释赏析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缪荃孙致费寅” 笺释赏析
“缪荃孙致费寅”信笺,潘景郑先生旧藏。
释 文:
景韩①仁兄大人阁下:
承顾未能走报,歉甚。弁群②所需五种,前二种尚惠上,后三种价开高,恐弁翁必以为贵也。弁翁收藏精品能一阅否?《政府奏议》钱翼之行书颇难仿造。乞寄鄂图书须择,不必全刻。活字《法语》即校。此请
文安。
弟缪荃孙③顿首
钤:景郑持赠
潘景郑题记(见插图):
缪艺风先生手札一通,上署款景韩,不知何人。艺风清光绪丙子科进士,授编修,历主南菁、泺源、钟山等书院讲席,创办江南图书馆及京师图书馆,擅长目录金石之学,晚年寓沪,为各家校刻丛书,所著有《艺风堂文集》《藏书志》《金石文字目录》等行世,自刻丛书有《云自在堪》及《烟画东堂小品》,亦为世所重。此札亦涉及买书刻书事。先兄博山曾得其藏札四十余册,皆同时友朋往返讨论目录金石者,有裨考镜。余旧藏其手札甚夥,都已失之戊申,今存兹一帧,即奉吾逸翁藏之,可当碎锦万一耳。
时己未十月既望日,潘景郑跋于沪滨寓楼
金石图书。名著百岁杳,烟云堪数。艺风椠业粲芳杜。
最惆怅、池塘余絮。飘流已付尘土。还收拾、鳞鸿残羽。
《上林春》。
寄沤
钤:己未七三翁、景郑手痕、景郑
相关人物介绍:
① 费寅(1866—1933),字景韩,一作晋翰、晋韩,号复斋,室名自怡斋,又号自怡居士,浙江海宁人。清末曾任嘉兴教谕,鼎革后,设书肆于海宁硖石镇,多得善本。著有遗集四卷。
② 张增熙(1875—1922),字弁群,号查客,浙江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宝善长子,张静江长兄。光绪十七年(1891)应童子试时,目疾突发,未终场而退,后漫游欧洲,归国后创办正蒙书塾,宣统间曾在邮传部任职,辛亥后离职。
③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号艺风,江苏江阴人。近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业创始人,先后创办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鼎革后寓居上海。一生藏书、校书、刻书极富。
笺 释:艺风老人手札上款署名景韩者,当是海宁费寅,其字景韩,号复斋,张宗祥姑父。陈从周《梓室余墨》有忆张宗祥文,谓:“海宁张阆声姻丈宗祥,居硖石镇仓基,曾问学于姑丈费景韩先生寅。”苏晓君《苏斋选目》著录有费寅抄本二部,谓费寅喜用各种乌丝栏纸抄书,抄本上常见钤有朱文“费寅之章”“景韩”和白文“复斋校读古籍印记”长印等。
费寅曾馆于南巡张氏适园,陈乃乾《上海书林梦忆录》有记:“归里后,同里有父执徐蓉初者,力裕而嗜书……又有费景韩时馆南浔张家……余既与此二公交游,因得略识版本,遂觉前此所购尽为糟粕,而浸渐于旧椠名钞之癖矣。”朱遂翔《杭州旧书业回忆录》则称:“又硖石费景韩为上海张石铭及嘉业堂刘翰怡二家代购书籍。。”俞子林《书林岁月》又称,清末年间,傅增湘开始到苏州购书,张钧衡也亲自来苏州购书,并委托费景韩代购善本。
彼时往来适园谈书论艺者尚有缪荃孙、沈曾植等,尤其缪荃孙,曾于民国四年(1915)至民国五年(1916)间为张钧衡撰写《适园藏书志》。检《艺风老人日记》,在此期间,缪荃孙与费景韩往来颇密,日记中时见“费景韩来”“接景韩信”诸语,其中丁巳年六月一日记:“费景韩来,校《政府奏议》一卷。点孔、耿两传。齐督军信来,书价即答之。景韩交来子龄刻书、姜文卿所刻书。”二日记:“校《政府奏议》二卷。”三日记:“复费景翰一柬。”
复观艺风老人手札,亦谈及《政府奏议》及刻书事,故该札或书于此年六月前后。弁群为张增熙,乃张钧衡堂弟,当是张增熙通过费寅欲购缪艺风架上之物。日记中“子龄”乃指刻书名匠武昌陶子麟,姜文卿则是南京刻字名匠,刀笔之技,曾得艺风老人指点,两人皆曾由艺风老人介绍,为张钧衡、刘承幹、端方等人刻书。而陶子麟为艺风老人所刻书有《云自在龛丛书》《藕香零拾》《对雨楼丛书》《艺风堂藏书续记》等。
参见《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https://read.douban.com/ebook/13159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