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余勇来自君山农场,父母都是种田打土的,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自己家里不宽裕,但他先后为6名贫困学生上完初中,捐款5千余元,为民排忧解难数百次。
2002年底的一天中午,余勇在路面执勤,一辆无牌照摩的(用摩托车载客)在禁行时段营运。余勇当即上前将其拦下,连车带人一起带到交警队接受处罚。一直一言不发的摩司机,步入交警院内后,突然拾起根铁棒猛砸自己的摩托,然后冲向阳台跳楼。余勇冲上一把将摩的司机抱住,将其劝回办公室。“兄弟,你一定有藏在心里,有话你对我们警察说吧。”对心理学颇有些研究的余勇,知晓摩的司机一定有隐情。两个小时后,摩的司机含泪告诉余勇,说自己姓张,是长炼附近村民,46岁,家里尚有86岁的老母,妻子病重卧床不起,儿子吸毒被劳教,就靠这台摩托维持一家的生计。张某自知证照全无,且进行营运,自然违法了,他说给警察兄弟添了麻烦,但他实属无奈,年关将至,身上仅有20块钱,跳楼并不是抵触民警兄弟的执法,觉得自己没脸面回家,想一了百了……细心的余勇边派协警去核实情况,边安排将摩托修好。调查核实后,在余勇的带头下,交警队8名民警纷纷捐钱捐物。当余勇将200多元钱交到张某手上时,张某一下跪在余勇与战友们跟前,说:“你们真是观音菩萨现世,你们再要看到我跑摩托了我就不是人!。”
余勇因公殉职后,自发前来吊唁的老百姓一拨又一拨,其中有个叫“丁恩会”的,其人以前叫“丁三龙”。2003年3月的一天,正在长炼科技馆路段执勤的余勇,接到拦截一辆违禁摩托的指令,于是将一台横冲直撞的摩托拦下。“谁敢拦老子,你不认得我丁三龙?!”丁三龙边骂边给了余勇一拳,然后将余勇推搡到路边。余勇只是警告说人可以打可以骂,他不会回手,因为是他穿有一身制服,但摩托不能走。这时,在场围观的群众达200余人。面对丁三龙的横蛮无理,群众看不顺眼,在群众的协助下,余勇将丁三龙带到办公室。丁三龙怒气未消,将办公室的花瓶打碎。丁三龙自认为自己是长炼一带的龙头老大,觉得去了一趟“交警队”太没面子,继而对余勇跟踪盯梢,有次撞上了余勇,二话没说便施以拳脚。余勇义正辞严的告诫丁三龙:“我不还手,不回嘴,并不是怕你,也不是打不赢你,因为我是警察,人民的警察,不跟你一般见识,法律会找你的!”当丁三龙再次冲到余勇办公室后不久,云溪区人民法院以妨碍执行职务罪将丁三龙判处管制6个月。半年后,丁三龙从监号里一出来,第一站就是找余勇,不过再也不是打斗,而是赔礼道歉。此后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在余勇的劝说和鼓励下,丁三龙在长炼向阳村小区边开了一家名叫“如意”的超市,随后生意越做越大。丁三龙说,他以前名叫“丁恩会”,“三龙”是小名,他自己觉得“三龙”这名字挺威风的,经过这些事后,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知恩图报,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帮助过他的人,自此后,他将“丁三龙”改名为“丁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