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王陆春龄逝世,你知道世界笛子鼻祖距今多少年,在哪出土吗?
据最新报道,2018年5月22日上午8时30分,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在中山医院去世,享年97岁。
陆老为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堪称笛界一代宗师,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等。
书生不会吹笛子,但非常喜欢陆老演奏的笛子曲目,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鹧鸪飞》、《小放牛》、《梅花三弄》、《今昔》、《喜报》、《江南春》等等。
陆老虽然远去,但他留下的经典笛子名曲,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说起笛子,相信很多朋友会想起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的那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有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的那首《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更有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书生在武汉,这里有黄鹤楼,李白还有一首《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梅花,书生太忙,没机会看,相信很多武汉的朋友都看过了。
不再讲更多的诗句了,还是说笛子吧。
王之涣和高适诗中的羌笛,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羌族人创造的。
2000多年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
可是,对于笛子的历史而言,还是短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种被命名为“贾湖骨笛”的笛子。
贾湖遗址距今多少年呢?根据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
这一时期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这一遗址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遗址。
也就是说,贾湖骨笛的历史约有9000―7500年。
羌笛的2000多年的历史与这9000多年没法比。
同时,贾湖骨笛也令世界考古界震惊,特别是国外的考古专家,贾湖骨笛的出现,让他们与中国考古专家一起,重新定义了世界笛子鼻祖。
贾湖骨笛,便是新的世界笛子鼻祖。
谁是旧的呢?这点不好说,但贾湖骨笛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早于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更早于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多年。
贾湖骨笛的出现,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那么,贾湖骨笛是否是最早的呢?目前是的,因为考古还在继续,只能等待,等到专家再发掘出更早的笛子。
贾湖骨笛,显然是用动物的骨头制成的。
根据出土的贾湖骨笛以及其他时代的骨笛来看,多用鸟禽类肢骨制作而成。
我们现在见到的竹笛从何时出现的呢?司马迁的《史记》有这样一句:“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
黄帝时期出现竹笛,这恐怕是目前关于我国竹笛起源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记载了。其中的伶伦,指的是为黄帝管理家庙、主持祭祀的乐官。
秦汉开始,关于竹笛的记载越来越多,比如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笛,七孔,竹筩也”。
贾湖骨笛的出现,不仅让其成为了世界笛子鼻祖,还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
至于笛子的弹奏,书生就不在行了,大家还是去看看相关知识吧。
最后,向陆老致敬,愿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