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这首词虽然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悼念之情,然此时却也是我的心情写照。十年前的今天,妈妈因心肌梗塞突然离开了我,她走的那么匆忙,甚至来不及等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小女儿回家见上最后一面,就悄然离开了这个让她操劳了一辈子的喧嚣世界,她走的那么安祥恬静、那么泰然从容,平静的脸上毫无怨尤,尽管她对这个拥有八个儿女的大家庭付出了毕生心血,依然是无怨无悔!整整十年了,母亲的离去对她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而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哀思和追忆。又到母亲的祭日,思念之情倍感深切,母亲——你在那边还好吗?是否早已和父亲团聚?是否正在享受着你余生不曾享受到的那份快乐和幸福?
因生活所迫,幼年时的我被迫送回远离县城的大山深处的奶奶家寄养,一年到头难得见到母亲一回,那种渴望母爱、渴望得到母亲呵护的心情虽然过去四十多年了,至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后来上了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毕业,然后是工作在外地,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是越来越少,故乡和母亲,便渐渐地飘渺,远成了梦中的幻影。偶尔回家,见到母亲,已是越发地苍然老迈了。尤其在父亲离世之后,母亲赖以支撑的精神家园似乎一下子轰然倒塌了,一向开朗乐观的母亲,变得默然缄于言表了,身子佝偻了,行动也迟缓了。原本早生的华发愈发变得凛凛皑皑的,刺得我眼睛发红、心发酸。每次回家,很想接母亲到身边多住些日子,略尽孝心,但母亲总是以人地生疏不习惯为由,住不几天就要求回家,她想念老家的左邻右舍,想念每天一起打门球、打麻将的老朋友,只有和他们融合在一起,母亲的生活才有生机、有色彩、才感到充实和有意义。如今,已近天命之年的我有能力对母亲尽孝了,可是,天上人间,银河迢递,上哪儿寻找母亲的身影? 悲叹,这世间最大的遗憾不是有情无缘的凄凉,而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
母亲走了整整十年了, 透过岁月樊篱或疏或密的孔隙,母亲的谆谆教导、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梦中萦回。走过了岁月、走过了沧桑,回首故乡的路,依然还看见母亲伫立而望的身影,那满含期待的双眼,正凝望着我回家的路。
母亲,你在那边还好吗?女儿想念您!
2009-8-24记于母亲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