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留住“生命”延续
外来工广西仡佬族青年郭光明成中山无偿捐献人体器官第一人
郭光明已经离去,广东地区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紧紧握住郭光明亲人的手,安慰他们。本报记者明剑摄
中山网讯 中山慈善万人行的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在我市南头镇一家企业工作的广西仡佬族小伙郭小兵和他的家人用行动再次为中山人的博爱精神作了注解。他们决定将郭小兵哥哥的心脏、肾脏、肝脏和眼角膜无偿捐献给最需要的人。2月12日晚上,北京与中山的医疗专家合作,成功地进行了这次人体的多器官移植手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北京、上海、广州的几位病人因此将可能继续生命和重见“光明”。
把生命和光明延续给他人的是一个25岁的广西青年,他的名字叫郭光明。2月2日,一次意外的车祸,让他的脑干受损,重度昏迷。在紧急抢救和治疗无法延续生命的情况下,郭光明的弟弟在父母的授权之下,决定让生性善良的哥哥把“光明”延续给有需要的人。
从作出决定到寻求捐献通道,再到签订自愿捐献合约,这个过程不到一天。2月12日晚9时50分,郭光明在哥哥、弟弟、女朋友和老乡的陪同下,带着呼吸机进入人民医院。医院提供的临床死亡时间是22时50分。
此刻,来自北京的一位病人正在郭光明的旁边等待生命的继续。医疗专家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郭光明的哥哥和弟弟流泪从重症监护室走了出来。11时30分左右,移植手术正式开始。
“哥哥和我都是2003年一起来中山的,中山不但环境好,这里的人也很好。有一年,哥哥在工厂受了伤,很多人都捐了款,哥哥一直心怀感谢。回家养病后,他2006年再来中山工作,就没有回过家。”在等候手术的过程中,郭小兵显得稍微轻松了些。
凌晨4时10分,移植手术基本结束。接受郭光明心脏移植,来自北京的45岁男性病人情况稳定,没有明显的排斥现象,手术非常成功。
广东地区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中山首例人体多器官无偿捐献案例,也是中国的第103例,少数民族无偿捐献第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