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7770322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4日

迟到的哭声——哭王嘉龄先生

发布时间:2012-03-08 21:06:0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深深地疑惑,一个人怎么可能就没有了?偶尔想到母校,打开网页看看,看到有名教授来讲座的新闻,还有王先生的一张照片。我想可能是王先生主持讲座的照片吧,好久没有见到老人家了,看看照片也是好的。谁知看到的却是先生的讣闻!一边看,一边抑制不住眼泪。这怎么可能?先生是不是一直到最后都在讲课?从1978年招研究生来,有哪一个不是他教过的?有哪一个不是深深敬爱他的?似乎昨天还见着他亲切的笑容,怎么就已经走了两年了?我们这些学生,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竟然没有赶在先生走之前见见他!

07年底的时候我给阿莲打电话,她说前段先生生病住院,她去天津看他了。先生很害怕,说是不是病得很严重,你怎么来了?那时候还是肝不好,连脸色都黄了,所有人都很害怕。但是后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碍。那时我就打算,开春之后去天津看望先生。谁知道过年不久就母亲生病,然后就是评职称,准备出国,忙到暑假。现在想来,就是在这个时候,先生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永远不能原谅我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有什么人,关乎你的喜怒哀乐,一定不要忽视他们。不要等有空的时候,因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告诉你,人生是什么,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

在先生的庇护下成长,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即使不在他身边了,仍然觉得有他的目光温和地关注着我们。直到这一刻才蓦然觉得一切都没有了,岂不哭杀学生!先生怎能如此狠心?!先生向来关心别人,不以自己为念。这次却要把我们的心都带走了。

在入学面试的时候,先生问我:你是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吗?先生说话从来严谨,对学生不轻易表扬,更不轻易批评。这句话就是他对我最夸张的褒奖了。

第一学期先生讲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我通宵达旦地看书。第二天考完的时候和先生聊天,我有点自夸地说,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宿书呢。先生一贯地微笑,怎么不平时多看些呢。这最温和的批评,在我却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学问不是突击。

我记得那时是周五八点上先生的课,有次在小花园碰到先生,也正赶往教室。先生亲切地问我:吃点心了吗?

冬天下雪,路特别滑。先生从六里台赶来上课,从未迟到。其实那时候先生已经退休,也快七十岁的老人了,那样的天,又不住校内,迟点大家也都能理解。先生还特别要强,有一次下台阶的时候静去扶他,他赶不迭地说不用不用。大家后来说起来,笑着说这是国外人的观念。

据说先生小时候上的是教会学校,所以我们看到的先生英语是极自然的。而且记忆力惊人。我们在学的时候,记不清哪一年了,是一个春暮,刘润清教授来讲学,说到哪个人名,拼写不确定,还问在场的王先生。可见先生的严谨亦深受同行的敬重。

先生的学问一丝不苟。只要是音系学的进展,国外的国内的他全部了如指掌。国外行内的博士论文和学者专著,也是常常直接寄到他的手里。这些材料直接帮助到我们这些人。

因为我对文学的浓厚兴趣,第二学期的语音学,我本来是不想选的。只是为了聆听先生,才选了。现在我庆幸这么做了。语音学课上,我们第一次见到先生发脾气了。第二学期的第一次课,大家刚过完年回来,把之前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先生叫我们画一个发音器官示意图,可是我们都没有准确地画出来。叫了好几个,最后好像是小鹏,画了个差不多。我一直低着头,或许低头的不止我一个,先生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没有为难我们,但是语气变得严厉了,脸色也不似平常那么和颜悦色了。这一次,我相信我们班的所有人都终生难忘。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能让它再发生。此刻我心头忽然涌上一句话,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     

是的,怀抱如此美好的期望,让我们认真地生活吧。

在校的时候我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先生还为我写了推荐信。尽管后来并没有发表,但是这份鼓励却永远激励着我。不管之后遇到多少挫折,我都觉得只要我们向学,先生永远支持我们。所以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事,勇敢地去做就是。在给学生推荐工作上,先生也是不遗余力。

我毕业之后马上读了博士,期间遇到什么问题也总是请教先生。找工作的时候也从先生那里征得一些建议。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5年秋天,文欣的婚礼上。当时已经毕业好几年了,见到先生感到格外亲切。先生坐在椅子上,我就蹲在他的膝边,和他聊了好长时间。说我们班的同学,说我自己。那时因为博士论文的写作,我的眼睛正在闹病。先生说没关系的,他自己也是。有一次在香港,从图书馆出来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吓得不得了,结果休息一下就好了。说着还大笑,似乎是件无比有趣的事。我也跟着很放松了。现在想来那次谈话多么幸福,先生问谁谁结婚了吗?谁有小孩了吗?即使过去二十多年的学生,毕业论文写的什么他都如数家珍,清清除楚。每一个教过的学生,都在他心里。

第一次课的情形大概谁都不会忘,先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有人的名字。他会分析名字的意思,或者和哪个名人的名字一对比,这样不一会儿,大概每个人问两三遍,他就都能叫上名字来了。

先生虽然治学严谨,但是从来不缺乏对生活的热爱。也是一个很不落伍的老头。2000年的时候他就很日常地使用电子邮件保持联系。讲课的时候也会提到好莱坞的影星,讲到语音的重要性,他说到My Fair Lady.都是活泼且恰如其分的。第一个新年,我们一起吃饭,吃完了饭还一起去看电影《和你在一起》。

平常先生穿着干净朴素,夏天是白衬衫,春秋是灰色或驼色夹克,冬天藏蓝的大衣。但是有外宾来的时候,先生还是要收拾一下的,头发会更修剪,西装也要穿。我们都会觉得有点不一样。

先生先治文学,后治音系学。尤其是后者的成就,筚路蓝缕之功在中国无人可替代。但是无论从事什么,先生从来都以一个平常的人自处,也许正因为这样,他周围总能聚集大量追随者。他从来把自己写得小,别人从来把他看得大。

先生相貌清秀,文静儒雅,身材修长,风度自然。

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语言学和英语教育事业,他的辛勤和精神会一直托举与照耀着我等学生及更多的人。

或许我的同学还有不知此噩耗的,我替他们一并表达哀思,他们是慧,萍,镭,杰,宇,鹏,瑛,宁,静,松,莲,颖,晖,薇,加上我十五个,一个不少。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争着给先生打开水喝,我记得是晖去的时候居多。有一次我终于有机会为先生打水,那种幸福到现在都历历在目。而现在,我们却再也不能争着给先生打一杯水了。

我代表2000级研究生向王嘉龄先生道别,虽然迟了这么久。希望先生在天之灵安歇。也希望我的母校繁荣。

先生,我们永远爱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