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震屡次出奇制胜
“摸夜螺蛳”
墙脚垒起沙包斜坡攻城
150师隶属29集团军44军领导,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938年春末,廖震率150师抵达皖鄂两省交界,驻防安徽宿松县。
廖泳贤说,父亲率部抵达宿松时,当地正是梅雨季节。川军头戴斗笠,脚蹬草鞋,草鞋大多磨烂,不少人因赤脚跋涉,皮破血流。路上,还有人问他们:“你们是啥子部队,怎么还穿着草鞋?”颇有瞧不起之意。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150师退守宿松城南的九姑岭。接下来,仗应该怎样打呢?有团长建议“摸夜螺蛳”,廖震决定由营长何占魁去探路。
抗战胜利后,何占魁到成都看望廖震,廖泳贤还好奇地问他当年是如何“摸夜螺蛳”的。
何占魁讲述,宿松城南墙不高,5米左右,年久失修。深夜,他们每人背一个沙包,差不多500个,片刻就在墙脚垒起一道斜坡。上了城,城墙上无日军看守,他们用大刀干掉守城门的日军。行至西城门时,遇上撒尿的日军,大叫大嚷,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日军。但城门已开,大批川军迅速涌进城来,日军从东门撤走。
这一仗,150师大获全胜,歼敌120多人,攻下了一个军需仓库。日军恼羞成怒,派部队上九姑岭山中清剿,被得到枪支弹药补给的150师击退,再也不敢贸然进山,龟缩城中。
川军接连打了两次胜仗,有人提议再摸一次“夜螺蛳”。廖震说:“吃不了了。”日军恐怕早有防备,不如打他的交通线和运输队,叫他不得安宁。于是,150师在通往宿松城必经之路设伏。果不其然,25辆车组成的辎重队被150师逮住,缴获大批军需品。
廖震屡次出奇制胜,在敌强我弱的宿松战场,150师斩获颇丰。1938年10月,廖震被提升为44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