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中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63280790
本馆由[ 多彩的未来 ]创建于2013年04月07日

深切怀念张中平局长

发布时间:2013-05-24 08:45:54      发布人: 多彩的未来
 201347凌晨40分,党的好干部,住建局的好局长,我的好老兄张中平,在外出考察项目返回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永远离开离我们,享年50岁。他的不幸离去,是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妻子失去了好老公,孩子失去了好父亲,我失去了一位好老兄。
       
那天早上,天露搜明,大约6点,我被手机铃声吵醒,电话里传来赶快到人大高主任办公室来有急事,我急忙穿衣,脸都没来得急洗,边穿衣服边打出租车叫车电话,620分左右到了人大高主任办公室,当我听到县里的几位干部都出事的消息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我看到"47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名单时,我才如梦初醒,顿感五雷轰顶,祸从天降,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眼睛直直的盯着前方。接着高主任对处理张局长事故人员作了周密安排,810分左右,我们处理事故小组一行向新密进发。
        48
傍晚,载运张中平局长遗体的救护车,从连霍高速陕县出口下站时,自发聚集在那里的数十辆车辆自发排成长队,来迎接这位好局长,我的好老兄。当车队缓缓驶向他所住的小区时,那里已站满了迎接他的数百名群众,在车辆稍停片刻的瞬间,群众燃放鞭炮,已告慰中平局长这是你的家,随时回来吧。当车队缓缓前行到住建局的大门口时,那里仍是站满了他的同事战友,以告慰中平局长我的老兄,这是你最后战斗过的地方。此时,苍天同悲,大地同泣。陕县人民都在为失去他而流泪惋惜。
      张中平老兄自幼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学生时代曾任学生会主席,1981年在张茅乡位村中学教书。1982年调到陕县观音堂镇政府工作后,先后分别担任过观音堂镇、东凡乡、原店镇、宫前等四个乡镇的副镇长、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先后担任过监察、环保局局长,201212月到住建局任局长。他出事时还没有过50岁的生日,但就离我们大家而去。他一生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以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为重。所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好口碑。
       
我与他实际接触,仅仅3个月时间,但这3个月是我受益匪浅,永远留在记忆里。他的工作作风、他的良好品德、他的待人接物、他的和蔼态度、他的清政廉洁、他的艰苦朴素,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3个月的相处胜过3年,甚至30年,这里我将与他相处时的事作一记述,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他是今年元旦过后到单位上班,由于局大人多,第一次开的是中层以上的干部会议,会上他说:几天来和班子几位成员见面交流之后,亲身感觉住建工作责任大,城市建设任务重,但组织既然把我调到这里,我就要和在座的大家一道同甘共苦,为陕县的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局长的我,第一个方面,一要保护好同志,二要保护好单位的声誉,三要保护好自己。第二个方面,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讲程序,程序不合法,一切都不合法,因次,一定要把制度完善,用制度管人管事;第三个方面,要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向实践学习,向法律学习,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学会沟通和交流;第四方面,抓好廉政建设,每个部门都是职能部门,在工作中一定要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日复一年都在干,日复一日都在忙,廉政高压线千万碰不得。最后他说,局长再变,住建局的职责不变,所以要对同志们讲清,局长变了,工作是不能变的。语重心长的话语,不高不低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腔调,掷地有声的声音,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响起,使我记忆犹新。
        2012年度总结会召开的前一天,他把我们几人叫到他的办公室,就总结会的主题讲话谈了他的想法,要求重新立个框架,把住建的工作真正总结出来,并分头去写。到了晚饭后各自草稿出来,他是逐条逐句认真修改,从句子修辞对仗,到段落的前呼后应,从工作叙述的主次编排,到逻辑序号的排列,从过去一年的总结,到新年工作的安排,字里行间细品精琢,修改了一段又一段,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凌晨1点半才算定稿,各自回家。第二天740分,我到他的办公室,是想问他点其它事,但看见他,已爬在办公室桌上,仍在修改总结会上的讲话稿。我看到他如此认真修改,顿时打消了我的问话,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生。工作作风如此扎实,敬业精神如此执着。时至今日,他伏案写字的场景仍浮现在眼前。
       
他到住建局工作以来,为了尽快摸清底子,熟悉工作,他白天深入项目工地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晚上在办公室挑灯夜战、钻研业务。和班子成员一道反复讨论、广泛论证,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和工作推进计划。于是提出了"重点工作树形象,亮点工作提威信"的工作思路。一次次栉风沐雨,一个个通宵达旦,他和同事们一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大建设、环境大改善、品位大提升、发展大提速的城市建设高潮。如今,陕县县城一个个建设工地塔吊林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这一项项工程,无不浸透中平局长的心血和汗水,寄托着他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满腔热忱。但当他满怀豪情,带着期望,准备大干一场之时,无情的车祸却夺走了这位年富力强、富有经验、胸怀坦诚、一腔热血、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他是个生活非常简朴的人。一次,我们五人礼拜六加班,中午在一个家常菜馆吃饭,点了两热两凉四个菜,每人一碗面条,两个凉菜上来后,没吃几口,面条接着就上来啦,面条凉菜眼看都快吃完啦,热菜还没上来,等面条吃完啦热菜也上来啦。他说吃吧,于是我们几人吃着菜喝着水,为了打破尴尬局面,他边吃边说,他当年在乡下工作时,在群众家吃饭的情景。下乡到村里,老百姓很热情,中午捞面条一大碗,上面放些菜,搅都搅不成,我就把下面的面条吃几口,然后再搅,甜啦咸啦也不讲究,呼喽呼喽就吃啦。当年一顿饭是四两粮票两毛钱,掏钱时老百姓硬是不要,我把钱一放就走啦。老百姓就是那么实在,也确实很苦。现在回想起来,现在的生活比那个时候好多啦·,你说这菜不吃不是就浪费啦········说着吃着菜也吃完啦,这时他才说,本来都吃够啦,剩下怪可惜的。他的妻子曾告诉我,他非常俭省节约,他的一双皮鞋穿的内衬都没有啦,也舍不得扔,常常放到汽车后备箱内,他说下乡时还可以穿。通过这两场事,确实让我看到他生活简朴的良好作风,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至今难以忘怀。
       
他从没有官架,和他接触的人都是这样说的。凡是给他汇报工作的、向他反映问题的、求他办事的,他都是从凳子上起来相迎、让座、倒水,态度和蔼,笑脸相迎。他谈吐文雅,从不居高临下;也不大话压人,总是以理服人,尽管你做错了事,他也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明白错在哪里。他平易近人,从不高高在上,同志谁有事,他都安排并亲自到场。他高调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对县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定期检查,深入实际,不怕吃苦。对局里的目标也明确部门,明确每一进度的时间节点。他低调做人,凡事从不张扬;自己搬家,不向外界声张;他清正廉洁,春节别人送的有价证券,自觉交到单位财务。并且逢会必讲廉政,做到警钟长鸣。他说一人出事,全家不宁。因此,要求大家一定要珍爱岗位,珍爱自由。并用他遇到过的和身边的案例教育大家。43下午,他主持召开班子会议,会上就清明节来历给大家讲了介子推的故事,并就介子推临死时用血书写的藏在树洞里的诗,念给大家听,并告戒大家,清明节不单单是纪念祖先,更是让大家要廉洁。他讲话的坐姿,手拿稿件的样子,讲话时平和地语气,浮现在眼前回响在耳边。
       
他是一个干事认真的人,他不但文笔好,字也写得好,他记的日记不是泛泛记上个行程,而是想写文章 、写总结一样。44,他按照组织的安排到福建武夷山考察印象大红袍项目,为了做好汇报,他把45号两天的行程及考察的全部过程 详细的记在笔记本上,并把和福建武夷山考察印象大红袍的谈话也记录了下来。这个笔记本是我48在新密交警队认领遗物时的其中一件。第二天晚上,我在他家吊唁的人走后,给嫂子说让我看看昨天领回的那个笔记本,我翻开以后,仔细进行了阅读。他把4月高阳山的工作都安排到月底啦,并把这次出行的全部过程详细做了记录,特别是与印象大红袍项目经理郑兵谈了印象大红袍,是三年如何干起来之后,他对如何做好"陕县印象黄河项目的工作思路在日记中也表达了出来。45他的日记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原文是:"观看印象大红袍'表演,感受颇深,非常震撼,深思了很多问题,一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跳出就事论事,要解放思想;二是无论做什么事不要被资金困难所捆住手脚,而要用社会力量去克服困难,利用协作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去做事。三是要相信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想法去支持,舍得当前利益,从长远发展去支持。观看演出结束,和印象大红袍总经理郑兵,先就印象大红袍的筹备、策划、建设、经营等方面做了一些了解,为'陕县      黄河的决策、筹划做些初步工作"。文中陕县与黄河之间的空格也是他留的。
       
事故发生之后,网上不切事实的各种议论遍布全国,而他的日记把网上那些无端猜猜、无中生有、公款旅游、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彻底给以推翻,是我县因公殉职的几位领导受到的没虚有的、不切事实的议论也得到了澄清。是他还了战友清白。我在想,他真是个好人,就在离开我们之时,又为他的战友立了一功,为陕县县委、陕县政府也立了一功。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优秀的局长,党的好干部。我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好老兄而悲痛,我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战友而心疼。在他走后的十多天时间里,我几乎是不知道肚子饥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总在想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瞬间就阴阳两隔了呢?老天怎么这就么不公平呢?想着想着,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411下午230分,是县委为他举行追悼会的日子。那天整个殡仪大厅的人站的是水泄不通,殡仪大厅外也是站满了人,省级部门的领导,副市长、市住建局局长、市直有关单位、县四大班子、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2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县委副书记冯勇致悼词,他在悼词中说:张中平同志政治坚定,为政清廉,始终拥护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党纪党规,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忙碌中走出了精彩的一生。在领导的眼里,他主动作为,务实重干,经得起工作的检验和组织的考验;在同事的眼里,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在亲朋好友眼里,他孝敬父母、礼待亲友、爱护妻儿、帮助邻里,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但是,现在张中平同志却永远的离开了,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父母,离开了患难与共的妻子,离开了敬他爱他的儿子,离开了想他念他的亲人和朋友,离开了他工作过、奋斗过的一方热土。今天,我们在这里寄托哀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张中平同志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学习他勤勤恳恳、务实重干的优秀品格,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追求,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告慰张中平同志的的在天之灵。这是他光辉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最高评价。
       412,是他火化的第二天,组织安排让我把这次处理事故的过程总结一下。在我拿起了笔,摊开了纸的那一瞬间,我却不知如何去搭笔,当我把6天来的经过捋了一遍往纸上写的时候,泪水却模糊了我的双眼,抖动的手几次停下来写不下去,几次哽咽抽泣不得不阁下手中的笔。我在想,前几天还在为我们布置工作的局长,忽然怎么让写他去世后事的经过呢?我在写的时候,来办公室向我汇报工作的同志,看到我流泪和哭红的双眼,也都不吭声的离开啦。8页纸上都有我的泪滴打过的痕迹
       
中平局长是因公殉职离开我们的,是好老兄也是好战友。他的为人处事、工作方法,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也许你会质疑他那么好,为什么只干到局长呢,我告诉你,他从不跑官,也不要官,他的脸比啥都值钱。从副科级到正科级,硬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30年没有安排过一个子女、亲戚 ,他的儿子是部队复员的转业兵,由安置办安排在城管局,他的儿媳妇是个自由人,没有职业,自己创办了个舞蹈班。这次县里调他到住建局任局长,他并不知道,直到县里已经研究确定才找他谈话。他是县里这次调整干部唯一没有要求也没谈话而调整的局长",这是县委书记在吊唁时向嫂子说的话。在他的身上渗透的是战争年代军人的作风,在他的身上布蕴藏的是解放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的无私精神。
       
每当我在伏案工作的时候 ,就想起了壮烈牺牲的战友,我们曾在一起讨论过陕县建设一座地标性建筑,我们曾在一起检查工地而并肩行走。啊,老兄,我亲爱的战友,每一个项目是他顽强奋斗的脚步,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他实现人生的征程,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已化作空中明亮的星斗,照耀在陕县大地的每一寸沃土。
       每当我到小区里工作的时候,就想起了亲密无间的战友,我们曾在一起研究小区发展,我们曾在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职工的薪酬。啊,老兄,亲爱的战友,鲜花是他年轻的笑脸,山川是他清脆的歌喉,他那辛劳的汗水已化作大地上奔腾的河流,他那未竟的事业已有无数的住建人正在完成。
      老兄,你怎么可走了,你说退下来咱们再出去转,你怎么不实现你的诺言。(哭------)你的经验,你的作风还没有完全传授,你可早早走了,你走的太早了呀!我的哥呀,我的哥-------------
     
一个多月来,我一直在深深怀念着中平局长,由于我的话短词穷,把他身上的好字说不完,也难以表达他伟大的一生。但是,嫂子、孩子有困难我会帮助的,只有这样,我才能心安。才能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写到这里,暂时停笔。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逝者再大的错也是好的


    写信时间:2013/08/22 17: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