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生命,感觉黄圆圆还活在世上
10月24日,霜降后的第二天一早,公安县毛家港镇魏家祠村的黄宏林、严玉芹夫妇戴上袖套,头顶草帽,推着由自行车改造的单轮手扶推车出了门,穿过一条小道径直来到自家的棉田,在成熟的棉树上熟练地摘起了籽棉。
这对平凡朴实的夫妻曾是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他们在背负巨额欠款的情况下,无私地捐出了爱女的遗体和器官。女儿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0岁,却让5名患者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为此,公安县授予他们道德模范的称号。
遭遇意外 捐献女儿遗体
“延续生命,感觉她还活在世上”
暖暖的阳光洒在深秋的松东河上,黄宏林一个人静静坐在河滩边,女儿儿时跟同伴在河边嬉戏的画面不时浮现在他脑海里,他说,最后一次见到女儿是在去年暑假,为了打工挣学费,女儿在家呆了一个月就南下去了深圳,可这次女儿再也回不来了。
去年冬天,黄宏林的女儿黄圆圆和同学在深圳实习到腊月二十八,跟家人通电话说买不到火车票,不能回家过年。黄宏林后来得知,懂事的女儿是想省下路费给他买烟。
没想到,大年正月初四传来女儿在出租屋煤气中毒的消息。“我们见到她时,女儿在ICU深度昏迷。”黄宏林说,每天下午3时到4时探视时间,他都会喊女儿的名字,挠挠女儿的手心、脚心,希望她能感应到。主治医生却说,圆圆没有了自主呼吸,大脑水肿压迫了神经,醒来的几率很小。
女儿出事的第17天,黄宏林在医院走廊看到器官捐赠的宣传册,转念想,万一女儿救不过来,将女儿的器官换给同病房的患肾萎缩的湖南小伙子,“感觉她还活在这世上”。
随后,黄宏林找到深圳市红十字会提出了申请。当晚,专家赶到医院,确认圆圆符合捐献多器官的条件。黄宏林同意捐出女儿所有有用的器官。这样,黄圆圆成为深圳市第一名同时捐献器官和遗体的志愿者。
谢绝善款 贴补贫困学生
“女儿走了,爱心捐款给需要的人”
黄圆圆捐献出一对眼角膜、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给5条鲜活生命带来了希望,留给父母的是两条发辫、7万余元住院开销和中年丧女的悲痛。
7万余元住院费,对于一年纯收入只有1万余元的黄宏林夫妇来说,要不吃不喝七年才还得清。家乡的村支书和村民自发到信用社担保,为黄宏林贷款偿还了。
黄宏林夫妇的义举在楚粤大地引起了极大反响。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圆圆所在学校,以及公安县农民的自发捐助源源涌来,筹得了善款30余万元。
然而黄宏林婉拒了这笔巨款,“谢谢大家的捐助,圆圆已经走了,还是把捐款给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吧。”黄宏林也没有追究出租屋老板和校方的责任。
经过一个月的煎熬,沉浸在悲痛中的黄宏林、严玉芹夫妇,带着爱女的遗物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我没有把圆圆好好地带回家!”严玉芹走下车号啕大哭。
回想当初的决定,眼角含泪的黄宏林说,“捐献遗体是想让圆圆的生命得以延续。能救其他不幸的人,让他们的父母免受我们失去孩子的这种痛心。”
公安县委县政府授予黄宏林夫妇道德模范的称号,并给予5万元的奖励。拿着这笔钱,黄宏林想以女儿的名义在当地建一个爱心基金,只是因启动资金不足未能达成愿望,随后他将这5万元捐给了毛家港镇小学和初级中学,也是黄圆圆曾经就读过的学校,他想用这笔钱来贴补在校读书的家庭贫困的孩子的生活费。
大爱无言 泪水难掩思念
“年底搬家,可一家人不再团圆”
在离家门200多米远的魏家祠村公墓,黄宏林严玉芹给女儿筑起了衣冠冢,安葬了女儿的发辫、衣物和书籍等遗物。农活不忙的时候,黄宏林会在下午时间,在女儿的墓前坐一会儿陪她,聊聊家里的近况。
家里的毛毛熊是女儿19岁时获得的生日礼物,也是目前圆圆留在家里的唯一遗物。“女儿特别喜欢这个小熊,本打算一起埋进衣冠冢的,但看到小熊就像是看到了圆圆,毕竟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小熊都陪伴着她。”黄宏林拭干挂在脸上的泪水。
经历了这场生离死别的伤痛,也让儿子黄祖航懂事了很多。担心父母睹物思人伤心,他偷偷删掉了常年保存在黄宏林手机里的姐姐照片,目前在读公安一中的他每月回家一次,每次回来他都抢着干家务和农活。
年底,魏家祠村的80户村民就能搬进村里按新农村建设统一盖的新楼房了,黄宏林家是其中一户,面积有120余平方米。严玉芹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要是圆圆在,一家人才算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