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44岁“最美街坊”袁彩霞去世 捐献眼角膜温暖他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52096476
本馆由[ 魏宏 ]创建于2012年06月10日

留下最美的眼睛 她继续看世界

发布时间:2012-07-02 15:58:40      发布人: 魏宏
5月30日,她在捐献眼角膜的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6月9日凌晨,她静静地闭上了那双会笑的眼睛;3个小时后,遵其遗愿,武汉爱尔眼库工作人员赶来取下了她的两枚眼角膜。短短10天,她用大爱义举,让生命再次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传递爱心 助两人见光明 6月9日凌晨,“蔡月葭”永远地闭上了那双会笑的眼睛,44岁的人生路划上了句号。 她房间窗外的草坪上,一只木制的蜂箱默然而立,蜜蜂不安地飞来飞去,仿佛在遗憾没能用蜂疗延长“蔡月葭”的生命。阳光照耀着碧绿的草坪,一大片淡紫色的小花灿烂地开放着,托着那些花朵的,是一种长着三瓣心形叶的植物,它们是传说中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三叶草。 也许,“蔡月葭”就是一株三叶草,她这短暂的一生,都在不停地用爱温暖别人,就连去世后,她也留下了自己美丽的眼睛,为身处黑暗中的人带来光明。 十天前,她已被病魔折磨得极度虚弱,连说话都很困难,只能用眼神与人交流。那双眼睛,像月牙一样美丽,明亮有神,笑意盈盈。她蜷缩在床上,挣扎着在捐献眼角膜的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艰难而郑重。 记者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见证了这个不平凡的时刻。“她只想静静地离开。”因不愿此举给“蔡月葭”带来过多打扰,她爱人建议用化名报道。如今,她已离开,亲戚朋友也都没反对她捐献眼角膜,我们才恢复她的真名——袁彩霞。 当日,摘下袁彩霞的眼角膜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立即赶回武汉。 “她可以帮助两个患者重见光明。”9日下午,从武汉爱尔眼库传来消息,经过医生检验,袁彩霞捐献的两枚眼角膜完好,为两位失明患者的移植手术初步计划今天进行。 捐款献血,爱心伴随一生 袁彩霞是个富有爱心的人,从2001年起至生病前,献血达十多次。生病期间,她还多次到我市红十字会参加爱心活动捐款。受她的影响,爱人及20岁的女儿文婷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妈妈的遗愿并非一时心血来潮。”9日,袁彩霞的大女儿文婷难掩悲伤地告诉记者,妈妈的视力一直特别好,一双眼睛也非常漂亮,多年以前没有生病时,她就有身后捐献眼角膜的意愿,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前段时间,妈妈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她没有告诉我。前几天,我打电话回家,发现她几乎不能说话了。8日,我匆忙从武汉赶回家后,妈妈还反复叮嘱我要好好考试。”文婷介绍说,她在武汉上大学,这几天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妈妈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担心影响她的学业。“处理完妈妈的后事,我会立即赶回学校考试。” 提到妈妈捐献眼角膜的决定,文婷表示很理解。“看到报道后,我骄傲地对同学说这是我妈妈,他们都很敬佩。能给别人带来光明,我的妈妈是最伟大的妈妈!”说罢,文婷泪水涟涟。 而袁彩霞5岁的小女儿梦梦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大家在悲伤在哭泣,她也跟着哭了一阵,然后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妈妈睡着了!”偶尔,她会用稚嫩的声音对旁人说。此情此景,令人心酸垂泪。 乐善好施,居民眼中的好人 斯人已逝,大爱永存,好人一路走好!10日,是袁彩霞出殡的日子,她生前的好友和同事、街坊邻里、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不少市民一大早都赶来看她最后一眼,送她一程。“这个女人了不起,她把自己的眼角膜捐了出来,可以让两个失去光明的患者重见光明!”“她才44岁,真可怜啊!她是个好人啊!”……人群中,人们纷纷回忆着这个平凡女子生前的点点滴滴。 袁彩霞生前所住的孝柴小区有1000多户人家,心灵手巧且又贤惠善良的她,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好人。“她这个人特别好,特别好,小区里所有人都喜欢她。”住在对楼的孙婆婆说,袁彩霞待人非常热情,而且特别宽容,她家的小孩子如果和别人家的小孩子发生了小矛盾,不管谁对谁错,她总会主动道歉。 “我活了70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人。她去世了,我们都舍不得。”73岁的饶婆婆说着,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在饶婆婆眼里,袁彩霞说话轻声细语,从来没跟任何人红过脸,对年过九旬的公婆更是悉心照顾。小区附近有些老年人的衣服比较难买,旧衣服穿久了,难免有些地方要修修补补,每次找到袁彩霞,她总是热情地将老人搀扶进门,做好后又分文不收。有时老人们感到过意不去,买些水果送去也被婉拒,她总是说一个小区住着,乡里乡亲的,都是举手之劳,不值得酬谢。 画像中的袁彩霞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注视这个世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仿佛在昨天。


    写信时间:2012/11/05 17: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