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博界的“老黄牛”——黄启权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46012688
本馆由[ 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7年09月11日

“半路出家,涉足文史。虽云浅薄,但不回头”

发布时间:2017-09-11 14:56:35      发布人: 孝爱天使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老就如同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每天只要不出去开会、搞调查,他清早就从家里走到福州市博物馆他的办公室,埋头研究或著述。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了20多年。


“我爸爸歇不下来!7月他还去罗源县出差,从事方志方面的调查研究。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出远门,回来就感觉身体不适,住院治疗。但没想到病情会发展这么快,他自己也没想到,还想着病好了继续搞研究。”黄启权女儿杨小红向记者回忆。


1931年9月,黄启权出生于如今的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一生长期从事宣传文教和党委秘书工作。出生之年正逢“九一八”事变,此后人生命运也与国家时代共浮沉,因而,黄老自年青时代就抱有家国情怀。


1989年,黄启权从福州市委办公厅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就任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并兼任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市方志委副主任、市博物馆馆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任在肩,搞调查、做规划、抓修缮,成为他此后的工作常态。


“半路出家,涉足文史。虽云浅薄,但不回头。”黄启权曾经在书中自白。“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背后,是他对故乡福州犹如赤子般的热爱之情。


1991年4月,他和时任福州文化局副局长、后来《福州古厝》一书的作者曾意丹给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 近平写信,提出保护福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建议。


除了广为人知的林觉民故居修缮,黄启权还主持修复了邓拓故居、琉球馆,参与修复了华林寺、于山大士殿、戚公祠等。


1992年6月,黄启权正式退休。此后,他被聘为福州市政府文化顾问,后来又担任福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福州市志》副总编等。


然而,黄启权退而不休,20多年来笔耕不辍,就连国庆、春节长假,也舍不得休息或参加应酬。“老黄牛”的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包括《三坊七巷志》在内的大部头著述已有20多部。


在福州文博界,黄启权被赞为“福州活历史、活文化”,盖因多年的勤奋努力、研究积淀,让他对福州市历史文化如数家珍。很多人回忆,黄老先生待人诚恳亲切,工作极为投入,每次见面,握手必出双手久握,说起福州历史文化兴趣盎然,滔滔不绝。


杨小红介绍,前不久,福州市有关部门搜集整理福州治理内河的历史资料,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资料一直付之阙如,最后他们找到黄启权才解决问题。“我父亲的历史资料保存得很详细,而且他记忆力惊人,20多年前的事,发生在哪一天,他甚至都记得。”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