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饭、我要发泄、我怕闷
据伍晃荣讲,他每次到学校去讲课,学生们都必然会问他三个问题:
第一,是什么令你可以在一个行业中逗留那么多年;
第二,你何时、为什么会改变自己报道体育新闻的风格;
第三,你何时退休。
对这人人成疑的三个问题,伍晃荣把答案很简单、率直地归纳成11个字:我要吃饭、我要发泄、我怕闷。
“要吃饭”使得伍晃荣没得选择,谈不上“喜不喜欢”,这也是他走上体育记者之路的最初原因。即使他坦言不喜欢体育,甚至不大懂体育,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拔尖的体育新闻报道者。
他任职投资银行的儿子说:“爸爸,你一天只工作三分钟!”伍晃荣便纠正说:“我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但将最精彩的三分钟给你看了!”伍晃荣做的体育新闻每天只占两三分钟,详尽的描述和深入的表达都不大可能,但是他善于根据电视画面做一些合理的想象,再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像讲故事一样讲给观众听。
这种趣味性的“故事式”新闻播报手法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问及其缘起,伍晃荣说:“当你在一个大的机构里工作时,必然就会遭遇办公室政治。有句俗语说:文穷而后工,当一个人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就会是这个人的转折点。而在我很失意的时候,我必须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通过电视画面发泄出来,于是便创造了这种带点主观的新闻播报手法。”
这样的上班下班四十多年,退休后,突然什么都不用做了,无聊总是难免的。刚退休的那几个月,伍晃荣说“真的有一种想死的感觉”。他用两个月完成了《波系圆嘅》的回忆录。
伍晃荣家住美孚,与位处将军澳的无线电视台相距一小时的车程,他不是自己开车上班的,而是像香港千千万万的上班族那样挤地铁,再转乘电视台的员工班车,如此折腾了45年。除了每天9个多小时的工作以外,他甚至没别的业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