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家房客》导演王为一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40712344
本馆由[ kun ]创建于2013年10月12日

业内缅怀

发布时间:2013-10-12 16:03:16      发布人: kun

“我们应该像王老一样忘掉浮躁,认真对待艺术。”

  陈一奇(珠江电影集团副总经理)

  “听到王为一导演去世的消息我很震惊,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珠江电影集团副总经理陈一奇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虽然没能在工作上与王为一导演共事,但回忆起关于王老的点滴,陈一奇仍旧印象深刻,他说:“我记得他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表情,对于电影的创作也非常执着,那股热情是现在很多电影人都无法相比的。”

  谈到与王为一的工作交流,陈一奇回忆说:“一次珠影厂要制作《七十二家房客》电视剧版,邀请王老来参加创作研讨会。没想到王老不仅来了,还拿出了一叠他亲自撰写的拍摄意见。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很钦佩。现在的电影人都很浮躁,而王老就是我们的榜样,他时刻提醒我们要忘掉那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想法,认真地对待艺术。我想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
“除了王老的作品,我们更应该继承他的艺术观。”

  廖曙辉(广东省文联巡视员、原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在王为一老先生百岁诞辰的聚会上,原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廖曙辉为王老拍摄了一张喜笑颜开的照片,他向记者回忆道:“王老很喜欢这张照片,在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授予他终生成就奖时,他还专门让组委会把这张照片放在了大屏幕上。就像照片中的他的笑容一样,王老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

  谈到王为一导演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廖曙辉说:“很多人都认为王导的那些作品是留给我们最经典的东西。其实相比起继承一个人的作品而言,继承他的思想才更能让我们晚辈有所收获。王为一先生的电影艺术观如同他的电影一样:雅俗共赏。它使人轻松阅读而又有所沉思。他的优秀电影作品,无不打下他的电影艺术观的烙印。如果说王为一电影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那么他的电影艺术观则具有给人启迪之奇功。”

  “敬佩王老师的人品,也敬佩他的创新精神。”

  祁海(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珠影一级编辑)

  “王为一导演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师长之一,我在学生时代就爱看王老师执导的电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珠影一级编辑祁海在追忆师长王为一时说道。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王为一导演平易近人的性格,“我敬佩王老师的人品,我刚到珠影时是一名27岁的无名小编辑,与他的年龄相差将近40岁,但他对后辈很热情,平易近人,毫无名人架子,我和他谈话,从来没有压力,可以很平等地畅所欲言。”

  对于王为一在电影艺术上的造诣,祁海说:“我敬佩王老师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才华,他从来不为个人获奖而拍故作深沉的‘阳春白雪’,声称一生只拍‘大众电影’。今天,中国电影要冲出市场困境,特别要学习王为一导演心系大众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王老的离去是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赵军(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

  在赵军的眼里,百岁影人王为一是中国电影的世纪老人,他说:“王为一导演为中国电影做出的贡献和对南国电影做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离去,是中国电影界和广东电影界的一大损失。但斯人已去,我们只能用深刻的哀思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谈及印象中的王为一导演,赵军说:“我所认识的王为一老先生,有一种很童真的情怀。虽然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一生所经历的坎坷,但他仍旧对电影创作保有高昂的热情。直到前几年,他依然惦记着电影的拍摄。他一生正直,对后辈充满了亦师、亦父、亦友的情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