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 旱灾
从1941年开始,华北地区连年干旱,一直持续到1943年夏,也没有缓解的迹象。大片大片的土地干涸,成片成片的庄稼枯死。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石桥村人束手无策,只好依照往年的做法张罗起求雨的事情来。在村里选了十二童男(十二童男中包括我爸)、十二童女、十二寡妇,由村里张姓家族中辈份最大的老人泰山老爷爷带队,拿着香烛、供果等物,到龙池庄去求雨。这龙池庄位于十八里外的山里,村南的山上有座龙池,池里的水长年不涸,即使大旱之年也是如此。庄里人以为灵异,就在龙池前建了座龙王庙,以敬奉龙王,长保丰沛。久而久之,渐渐有了些名声,四乡八里的人每逢天旱少雨的年景都要到这里来求雨。我爸他们去的那天,正值六月十三龙王爷的生日,龙王庙前聚满了一群又一群的童男童女。等了半天,才轮到他们求雨。求雨的时候,我爸他们都齐刷刷地跪到龙王爷塑像前,朝龙王爷行三跪九扣的大礼。然后,我泰山老爷爷就开始念求雨经,向龙王爷许愿说,若能显灵下雨,将给龙王爷唱三天大戏……或许是我爸他们的虔诚祷告感动了龙王,这年初秋,老天爷下了几场毛毛雨。村里人以为是龙王爷显灵了,便在村北龙王庙前搭了座戏台给龙王爷唱谢雨戏。唱戏的那几天,全村人都来了,聚在龙王庙里烧香、摆供、下跪扣首,感谢龙王爷显灵下雨,帮助人们解除了旱情。那袅袅升起的香烟啊,把龙王庙里的塑像都熏得额头发亮、鬓角冒汗了呢。龙王庙里有哪些塑像呢?正中是龙王鳌广,两旁是雷公公、闪娘娘,再往两边则是雨兵虾将,刀枪闪闪,铠甲鲜明……
托龙王爷的福,石桥村人在三年大旱中最干旱的一年没有闹灾,其它村子就不同了。拔茄村小麦减产,淑闾村颗粒无收,北店头离石桥村不到二十里,秋收以后,也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这个村的桂英(我四奶奶的亲妹妹),不得不带领全家到石桥村投奔我四奶奶来了。我四奶奶把她妹妹领到了我老奶奶那里,征得了我老奶奶的同意,便把她家西边的那个小屋腾出来,让她妹妹一家住。她妹妹、妹夫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叫彩云,儿子叫金波。彩云跟我四奶奶的大儿子明诚同岁,都是属小龙的。因为年龄相当,性情相投,经常在一起玩,逐渐产生了感情。彩云她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便产生了与她姐姐结亲的想法。她把这一想法给她姐姐提了,她姐姐同意,我老奶奶也同意。姊妹两个便在当年冬天为儿女们订了亲。又过了两年,当明诚和彩云都到了十六岁可以成婚的年龄时,两家就把婚事给办了。婚礼宴席上,望着艳若桃花的新娘,我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戳着我明诚大爹的脑门对他说:“都是老祖宗选的地方好啊,不然你怎么能娶上这么俊俏的媳妇。”说得我明诚大爹连连点头,连声说,奶奶说的是。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明诚和彩云是姨表兄妹,他们结婚是不是近亲结婚啊,非也。原来我明诚大爹是我四爷已故的前妻所生的儿子。他跟彩云虽然名份上是姨表兄妹,在血缘上却并无干系,可以成亲,不会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