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陈宇晖的是战地焦虑还有歧视?
驻阿美军士兵陈宇晖之死让各界震惊。这是继21岁的华裔海军陆战队下士廖梓源之死后,又一起因为不堪歧视与虐待而自杀的事件。而他的死一方面源于由种族歧视而产生的虐待现象,同时那种让很多上了战场士兵大反常态的战地焦虑,无疑也让对陈宇晖的虐待变本加厉.
种族歧视的暗流依然存在
纽约华裔士兵陈宇晖于2011年10月3日在阿富汗的美军基地离奇死亡,军方已承认陈宇晖死前遭上级“不正当对待”,宣布起诉涉嫌造成陈宇晖死亡的八名美国官兵。此案的最新进展引发各界关注,军中歧视、虐待问题再引热议。对此,美国《侨报》27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曾被认为是包括华裔在内的亚美民权运动重要标志的陈果仁案过去29年之后,种族歧视的暗流依然存在。华裔团体为向军方的公开请愿信征集署名,并举行集会、游行,向政治人物呼吁,提出澄清真相的要求。
陈宇晖生前遭受各种虐待
陈宇晖出生于美国,却遭到了上级的种族歧视和生理虐待。她表示,根据军方向陈宇晖的父母描述,陈宇晖生前遭受的虐待在他的背上留下了伤痕。据《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陈宇晖曾经因为在洗澡后没有关上热水器而被六名上级从床上拽到地面拖行。报道还称,陈宇晖曾向父母暗示自己被欺负了,但同时也表示,这样的遭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美联社援引陈宇晖的日记及一些华裔人士的话报道称,在被派到阿富汗后,陈宇晖遭到的虐待升级,战友们将他推在地上拖行,用石头砸他,把他倒挂起来的同时要求他在嘴里含水。
心理问题加剧了虐待行为
过去7年来,美军共向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部署过160万士兵,至少20%(32万)的人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其症状包括焦虑、消沉、做噩梦、易怒和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大约有30万人遭遇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中有些士兵是患上了“创伤后压力综合症”,有些则是抑郁症,但这其中半数的士兵没有得到心理医生的治疗。心理上的问题与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人变本加厉地欺凌少数族裔的战友作为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