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导伴一生zjkzxd
人们老来爱回忆往事。在纪念离开中学40年的时候,更是打开回忆的闸门,放出流淌的思绪。
在那众多的回忆中,有一件往事,是不可能忘记的,因为它伴随着我的一生。这就是我的班主任老师秦联英的关于写日记的教导。
在我现存的日记本中,最早的日记是1964年9月14日,只有“9月14日,星期一,下午,晴,听张妈妈做报告。”这点简短的记载。这也是第一个“日记本”。此后还有几篇这样的“日记”。到了同年10月4日,才有了一篇不到200字的日记。后来,断断续续的有这样的几篇。
到了1965年12月3日(星期五)这天,日记开始有所增加,而且伴随我到现在。这天的日记写到: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写日记的重要性、格式和一些注意的事项。老师说,写日记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促使自己的行动。应该注意,写日记不要写成流水账,要有正确的思想,格式多种多样,可以写成记叙、抒情、诗歌、议论等形式。听了这些后,我感到有必要写日记。过去,我写日记只是几天新鲜,看成任务观点。今后,我要坚持写日记。

日记中的老师,是对班主任秦老师的简称。因为秦老师是班主任,所以,称老师而不加姓的,就是秦老师了。秦老师给我们讲为什么写日记、如何写日记,是出于班主任的职责,还是从语文课的角度来讲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论怎么样,她讲写日记之后,我的日记,开始多了起来。
老师不仅给我们讲写日记的重要和如何写,而且更重要的是督促我们写。老师对日记进行检查,并像批改作文那样,还加注批语。在1966年元旦的日记上,秦老师对四行文字加了我们学生最为喜欢的“红圈线”,并写下“很好”两字。后来,仍有被加注“红圈线”的文字,现在看来,有些幼稚,但是,老师却是给与了鼓励。不妨录两段:
在看书时遇到困难,应该想到自己是为“谁”学习,应该怎样学习的问题。这样,你就有“为革命而学”这个动力而去学习。(1966、1、2)
因为我入团是为了更好地受到教育,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自己虽没入团,但只要向(像)王杰那样一心为革命,也能同样为人民服务。(1966、1、6)
老师的批语,更是鼓舞人。在1966年4月5日的日记后面,秦老师写的批语是:“以上的日记我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总的感觉你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与学习主席著作分不开的。希你继续努力。”现在,阅读老师的话,仍然是那样的亲切,依然在鼓舞着我。
后来,我逐步地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在我工作后,也一直坚持下来。
坚持写日记,正如秦老师在四十三年前告诫我们的那样,对人的学习、工作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即使在老来无事的时候,也可以在网络上做一点记录,即博客(BLOG)上写下一些文字,以充实生活的内容。尽管我的日记,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那样,许多都是流水账,特别是近年来的日记,更是以流水账为主,但是,我从中受益却不小;假如我的日记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或许我的进步会大一点的。这是一点遗憾。
当在回忆这些的时候,我想,我的此生,已经不会丢弃写日记的习惯了。
老师关于写日记的教导,将永远地鸣响在耳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