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仙》一炮成名,31岁摘得“梅花”
喻海燕1963年出生于什邡,1979年进入什邡县(今什邡市)川剧团娃娃班学艺。
从1980年起,喻海燕开始在川剧舞台上崭露头角,现代戏《丑公公见俏媳妇》《抱鱼桶》参加省振兴川剧调演,均获得一等奖殊荣。对剧情的深入理解,对角色的准确把握,圆润婉转的唱腔,生动细腻的表演,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1983年,喻海燕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在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深造,为她以后在舞台上的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5年喻海燕调入新都川剧团,立即成为了当家台柱,并着手排演《芙蓉花仙》。她曾说,“《芙蓉花仙》可以说是我以前整个积累过程的一次全面释放,充分展示了我在唱念做打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芙蓉花仙》让喻海燕名噪一时,一炮成名于川剧舞台。
喻海燕与央视的缘分也不可谓不深。1992年,她参演的戏剧小品《戒du》亮相央视春晚;1994年,主演的新编歌舞戏《人间好》参加央视春节戏剧晚会。《白蛇后传》于1997年被央视“九州戏苑”栏目录制并多次播放,高难度的“蛇缠腰”和一丈一水袖特技吸引了众多观众。
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对川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卓著成绩,1994年喻海燕摘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艺20多年,喻海燕主演了几十出大小剧目。其中,《芙蓉花仙》在全国巡演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为戏剧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