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学术年表
1890年——随父还居原籍湖北蕲春。 1896年——随父至武昌,读经而外,纵览诸子、史传,能为诗文。次年丁父忧。 1900年——应县试,进学。 1902年——入武昌湖北普通学堂肄业。同学有宋教仁、董必武等。 1905年——在文普通学堂因宣传排满思想开除,以故人之子得张之洞资助留学日本。 1907年——以运甓、不佞、信川等笔名写作《释侠》、《专一之驱满主义》、《哀贫民》等文,刊于章太炎主编之《民报》。师事太炎先生。写有《新方言后序》、《国故论衡序》。 1908年——回国侍母疾,不久,母逝,本于孝义,闭门定省,曾写定《春秋名字解诂补谊》诸稿。时清廷命逮革命党人,胥吏欲捕之,遂仓皇离乡,再走日本,往依章师。日夕研讨国学。 1910年——返国还里,筹设孝义会,宣讲种族大义及中国危急状听者甚众。 1911年——辛亥革命起,奔走江湖,然不欲谋仕宦,后退居沪上,主《民声日报》。 黄侃
1914年——勤治故籍,研索《广韵》,综合前说,定古声十九类,古韵二十八部之目。有《仙道平论》、《释若者》等文刊于《雅言》杂志。 1919年——于《国故月刊》、《国民月刊》发表《广韵佚字》、《毛诗正韵评》等文。因与胡适等人不谐,转教武昌高等师范。 1920年——在《唯是学报》发表《声韵通例》、《与友人论治小学书》等。并为《说文》、《尔雅》等作讲章。 1923年——仍任教武昌,有《音略》、《释公士大夫》、《文心雕龙札记》等刊于《华国月刊》、《国学卮林》。 1925年——作《中国文学概谈》、《文学记微》等文,刊于《晨报》副刊。 1927年——应聘北京师范大学,秋后转教东北大学。 1928年——南下应南京中央大学聘,讲章有《礼学略说》、《唐七言诗式》诸稿。先后同事有汪东、胡小石、汪辟疆、陈伯弢、王伯沆、吴梅等。 1931年—— 于《金陵学报》、《金声》是发表《诗音上作平证》、《章炳麟黄侃往来论韵书》等,讲《三礼通论》,批注《尔雅义疏》。 1933年——出版《日知录校记》。 1935年——因病逝世于南京。逝前讲授《说文部首》及史汉文例。遗稿有《尔雅郝疏订补》、《说文注》、《广韵注》、《切韵表》、《集韵声类表》、《古韵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