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6218
本馆由[ 白石青藤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四六事件

发布时间:2011-08-04 10:23:38      发布人: 黑白双煞

  1949年初,臺大校務百廢待舉之際,卻發生"四六事件",引發激烈學潮。

  此事肇因於臺大學生何景嶽與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學生李元勛於三月二十日下午共騎一輛單車時,不服警察以交通違規為由取締,遭警察毆打及拘留。消息傳回校園,人心浮動,原本就對時局與饑餓問題不滿的學生,醞釀包圍警局,要求警方交人。

  晚間十時余,原有二、三百名師院學生沿途唱歌、抗議,赴警察局交涉,經過位於新生南路的臺大男生宿舍(今金華國中)時,臺大學生陸續加入,聚集四、五百人。雖然在學生包圍警局的壓力下,遭拘捕者旋被釋放,但警方遲不出面安撫,引發學生不滿 。次日兩校千余名學生再度發起遊行,打著反迫害、保障人身自由、反對警察打人的標語聚集臺北市警局請願,要求嚴懲肇事人員,最後在市警局公開道歉後,才以"一場誤會引起的小糾紛"為由,總算結束遊行抗議。

  3月29日,臺大、師院與北市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自治會,在臺大法學院操場舉行青年節營火晚會,宣布在各校學生自治會基礎上,成立臺北市學生聯合會,以爭取生存權利、反對饑餓和迫害、要求民主自由,號召全省學生聯結,喊出"反對警察國家"口號,當晚主要表演隊伍臺大合唱團"麥浪歌詠隊",演唱了《你是燈塔》、《你是舵手》等大陸學生搞學運時常唱的歌曲,還扭起秧歌。潛伏校園的特務通報後,讓在大陸面對頹勢,急於整肅後方的國民黨驚覺,善於炒作學運的中共可能已滲入臺灣,發動有組織的學潮,因此這場晚會被定位為反政府、為匪宣傳,"為迎接解放軍鋪路而工作"的陰謀活動。

  到南京述職的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返臺後,下令警總副司令彭孟緝清查主謀分子,準備抓人。四月五日,逮捕行動展開,臺灣師範學院新選出的學生自治會主席周慎源被誘出宿舍,但抗拒後並未被捕,他隨即返回宿舍集結學生準備頑抗。兩校學生聯絡後,準備第二天(四月六日)發動大規模示威遊行。

  師範學院代理院長、日後當上國民黨政府副總統的謝東閔當天即接到陳誠發出的"特字第貳號代電",指名周慎源、鄭鴻溪、莊輝彰、方啟明、趙制陽、朱商彜等六名學生首謀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煽惑人心,擾亂秩序,妨害治安,搗毀公署,私擅拘禁執行公務之人員,"肆行不法,殊屬居心叵測";加上糾眾集議,"希圖實施擴大擾亂",警備總司令部"基於維護社會安全,保障多數純潔青年學生學業",應即予以拘逮。電文命令謝東閔立即將六名學生指交到案。

  當天晚上,陳誠找了彭孟緝、謝東閔和接任校長才二個月的傅斯年在家中開會,宣布決定動用軍隊進入校園抓人,驅離學生。傅斯年大發雷霆,向彭孟緝力爭,如入校搜索查無證據,彭孟緝"需負起政治責任",但兩人反對無效,國民黨軍警還是準備拿著臺大二十一人、師大七人的黑名單,大動作搜捕學生宿舍,企圖一網打盡。

  謝東閔當下向陳誠表達辭職之意,再往師院宿舍要求學生交出特定人,可平息紛爭,但遭學生批判。謝東閔憤慨地說,我"今天還不如一條狗!"隨即率陪同人員離開。

  傅斯年則堅持,彭孟緝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但彭孟緝未遵守約定,國民黨部隊於四月六日淩晨開始,持槍前往兩校抓人,沖突中,無論有罪無罪,呼喊著"團結就是力量"的學生,只要出面質疑即逮捕偵訊,前後逮捕兩百多名學生,除列名特定名單上的學生外,其它人三天後陸續被放回,校園中釀成恐怖氣氛。加上警總宣稱在臺大已發現為中共宣傳的無線電波,要求入臺大搜查,情勢一觸即發。

  對國民黨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進入臺大校園逮捕師生,傅斯年說,"要抓人先告訴我,真有罪,我交出人來"。軍方對外宣稱,逮捕學生經校方同意;傅斯年則登報聲明,駁斥軍方說法全非事實,臺大從未接到通知及同意軍方行為,警備司令部在臺大拘捕學生,全系警備司令部自行辦理。他並一度拒絕國民黨特務入校搜索。

  多年後,學生證詞顯示,傅斯年不但要求承審法官盡速放人,盡可能透露訊息給可能遭牽連者,並和幾位熱心的教授努力奔走,籌組教職員聯誼會全力搶救、保護學生,讓不少被軍警羈押的學生轉到法院看守所。傅斯年也四處籌錢,主動幫學生交保,更公開要求國民黨勿縱之外別忘了"勿枉"。

  因此相較於師院兩百多名住宿生被捕,超過四十人遭偵辦,臺大遭逮捕、牽累的學生較少,除黑名單學生外,十二名被捕者主要是"麥浪歌詠隊"成員。

  學生在審訊後,有人被冠上妨害秩序,乃至於思想激進、偏激、左傾,甚至"匪諜"的帽子,更有人險遭提報槍決。謝東閔在四六事件中被外界質疑不夠保護學生,導致師院被迫停課、重組,所有學生一律重行登記,再定期復課;臺大則因有傅斯年保護,讓遭逮捕的學生保留學籍,多數受害學生能夠復學,回校繼續完成學業,傅斯年甚至安排他們打工,免於經濟問題。

  四六事件中被囚禁一年半,後遭驅逐出境、返回大陸的臺大歷史系學生樊軍說,四六事件後,他決定離臺,不曉得該坐船偷渡,還用臺大學生名義買機票,結果沒上機就被攔了下來,傅斯年一邊罵他幼稚、天真,一邊叫他趕快躲起來。他一度躲在畜牧獸醫系牧場裏,一天早上想跑出去找傅斯年,被警衛隊看見了,這才被捕。

  傅斯年事後直接找到蔣介石與陳誠,要求到此為止:沒有確鑿證據前不能再隨便逮捕臺大教職員與師生;未來如無新事件,絕不再行株連、拘捕學生;即使有證據,逮捕前也必須經過臺大校長批準,並立刻送法院審理。傅斯年的主張形成"逮捕搜索學生須經大學校長同意"的大學自治特權慣例。

  四六事件雖告平息,但極權統治的氣氛發酵,加上國共緊張情勢推波助瀾,終於成為國民黨在臺"白色恐怖"統治濫觴。

  首先是國民黨政府要求公教人員,包括大學教授,實施連保制度,避免受共產思想"汙染"。所謂連保也形同連坐,嚴重傷害教師自尊與人格,遭傅斯年拒絕。他強調,臺大師生"絕對思想純正",有問題由他一人負全責,更基於公平,不能妥協承認無罪師生有罪,再度保全臺大成為唯一未實施連保制度的大學。

  第二年,臺大舉辦(1950 年)新年舞會,由於凱等人籌組"海天歌詠隊"在晚會表演秧歌,又遭部分學生指為"共黨歌曲",臺上臺下吵成一團,次日臺大出現"反共抗俄團"黑函,指稱匪諜混入校園。此事由傅斯年全力壓下,要求鬧事學生寫悔過書,承認亂發黑函,開除其中一人學籍。

  但傅斯年過世後,國民黨政府逮捕於凱,指控他是匪諜,隨後槍決;並以涉嫌叛亂為由,陸續逮捕陳水木等四十幾名臺大及師院學生,許多四六事件受難學生為恐牽連,紛紛逃亡,陳水木與同案19名難友也於11月29日被槍決,三十多名學生被判15年以下不等刑期。監察院並且糾正臺大管理不當,以致上演與中共唱和的秧歌。一連串事件顯示臺灣步入白色恐怖時期。

  傅斯年雖無力阻止國民黨為所欲為,在高壓統治環境下,仍在相當程度內保護學生,避免軍警勢力侵入校園大肆搜捕,為大學自主維持一定典範。有文獻指出,軍警機關日後在《歷年辦理匪案匯編》中,指控臺大法學院學生"從事反政府運動,平時活動至為激烈,幾已達公開為匪張目之程度,但該校對此毫無反應,且於治安機關逮捕匪諜學生時,竟招致該校當局不滿,甚至遭到強硬反對,似此不能協調配合,缺乏政治警覺與敵我觀念之態度,值得檢討"。

  四十年後的1990年10月,國民黨政府閣揆郝柏村在打算進臺大逮捕街頭抗議學生未果後,批評臺大校長孫震未盡責任,孫震竟為此表達辭意,各界嘩然,鹹認為孫震失去大學校長應有風骨,更傷害知識分子應有的堅持與原則。

  傅斯年反共立場眾所皆知,被毛澤東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文章中批判,被歸類為"反動文人"。即使如此,仍有反對者攻訐他把臺大搞成"共產黨的溫床"。傅斯年則反擊,學校不是警察機關,如果知道某人真是親共分子,當然按法律辦,不過"我不是警察,也不兼辦特工"。

  在捍衛大學中立與尊嚴上也不失大節,臺大行政大樓與農學院間的"民主墻"就在傅斯年任內設置,且越設越長,供學生自由抒發言論,從未幹預。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