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时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1463409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4月16日

童子非同一般

发布时间:2011-04-16 10:32:3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杨名时隐约耳闻外面的议论声,看也不看,毫不心动,依旧稳坐案几,工整地把草稿誊上正卷。早春日短,天气逐渐暗下来,他点起红烛,继续—撤一捺地誊抄。考棚内只剩下几个人了,杨名时也不知觉。这时监考官反背着手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巡视考场,悄悄地站在杨名时背后。杨名时一点也没有觉察。考官伸着脖子低头敛气看了一会,又悄悄地退出,对其他考官说:“这名童子非同一般。”
  第二场为复试,考一天。考四书文章一篇、性理文一篇,默写康熙皇帝语录《圣训》百字,不许有增删涂改。
  第三场是再复,考一天,试经文一篇、律赋一首。
  第四、第五场称连复,考一天,八股时文、诗赋、经论、骈文不拘定格。
  每场下来,考生都有减少。杨名时连考五天五场,坚持到底。县考合格。考秀才过了第一关。
  这年四月,杨名时乘船向西到七十里外的常州府,参加童生府试。府试报名手续和县试类似。考两场两天。杨名时考第一场即合格。考秀才过了第二关。
  两关过后,杨名时准备着参加考秀才的第三关——院试。院试考场就在江苏学政节署,而节署就在江阴县城。这是江阴考生的便利之处,也是很特殊的。清朝的首都北京(顺天府)和十八个省中,大部分学政节署建在省城。学政节署不建在省城的,全国只有三个:顺天府在通州。江苏省(后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在江阴县,陕西省在三原县。江苏省学政节署不设在南京而设在江阴,主要原因是江阴滨临长江,交通便捷,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明朝万历皇帝把江南学政节署从镇江移驻江阴。到了清初,江阴义民八十一天守城抗清,其鏖战之激烈、时间之持久、双方死伤之众,为全国罕见。顺治、康熙皇帝继续把学政驻节江阴,有利于治心和观风。学政是主考一省秀才的行政长官,不管官阶高低,地位和一省巡抚、数省总督平行,互不干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