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参军历程
的一天,省委秘书处的同志到丛林密营中来,领来个高个儿、容貌清俊且很文静的二十来岁的妇女,向大家说:“今天给你们调来一个文化教员,叫冷云。” 冷云到抗联第五军中的一年多,生活在原始密林中,多数时间住的是地窝子。开始,她担任文化教员,每天傍晚指战员们在林间空地上集合起来,看着这位女教员用烧焦了的树枝在白色的桦树皮上写字,耐心地教大家认。后来,组织上考虑到她政治上已比较成熟,且有组织领导能力,便派到妇女团担任指导员。此时冷云已怀孕,每天挺着大肚子艰难地随军在山林中奔走。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合伪蒙、伪满军对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第五军为摆脱困境并开辟新的活动区而西征,刚分娩两个月的冷云也率妇女团几十人随第五军第一师出发。西征部队遭围追堵截损失了绝大部分人员,被迫回返。第一师只剩一百多人,躲入密林进行了27天粒米未进的饥饿行军,全靠采野果、吃山蘑菇维持生命。冷云硬撑着虚弱的身体,带领着妇女团仅剩的八个人(其中有三个朝鲜族女同志),坚持走了下来。10月下旬,部队行进到林口县刁翎附近的乌斯浑河畔,又遭日寇熊谷部队包围。为掩护部队突围,冷云率女战士们战至弹药用尽,一同投江牺牲。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写下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冷云可敬之处,在于她是与旧式烈女完全不同的巾帼英雄 在东北抗联经历的那种战史上罕见的林海雪原艰难苦战中,冷云等人坚持下来要比男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是鼓舞男性指战员的一种动力。旧式武装东北义勇军只斗争一年多便纷纷溃散,共产党领导的抗联却能长年坚持,出现这一区别恰恰在于是否有革命觉悟。冷云等人正是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才能进行如此的苦斗,其拼搏精神是旧式的烈女远远不能比拟的。按照中国传统的节操观,冷云自然不能算“烈女”,她曾为追求民族和个性的解放抛弃原来的丈夫,追求新的爱和新生活。用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的角度来衡量,冷云却是现代意义上的巾帼英雄。“八女投江”所体现的精神,绝不仅仅是不甘受辱,还体现为与民族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冷云高个子、皮肤白净,她把花一样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 -背负着“私奔”的名声,她秘密上山参加抗联。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