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英雄徐明宏
救人英雄徐明宏的遗体告别仪式于8月1日举行,五千干部群众自发为他送行:让我们送你最后一件礼物——铭记
8月1日上午7点半,以往热闹的潘集区祁集乡祁平路上异常肃穆。如果您没有来到现场,肯定想像不到,一条站满5000人的街道,会是这样的沉静。他们都是来为英雄徐明宏送行的。当英雄徐明宏的灵车静静驶过时,人们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哭声,有的甚至压抑住了自己的喘息声,仿佛都怕自己的声音会惊扰了英雄沉睡的灵魂……
人们在悲伤中铭记这一天,因为这是大家送别英雄徐明宏的日子。从今往后,他那不朽而高尚的灵魂将永伴我们左右,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弘扬无私、勇敢、正义。
5000乡亲送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你!
来到潘集区祁集乡祁平路,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神情凝重的人群。5000乡亲来自祁集乡、古沟乡、架河乡、平圩镇等近10个乡镇,其中有干部、有工人、有农民、有教师、有学生。几乎所有的人都在7点之前到达了现场,有的早上6点便敲开了沿街花圈店的门,要为英雄送上花圈;有的早上5点多就带来了扫帚,沿着祁平路仔细的清扫了起来;有的从七八里地之外坐早班车赶来,静静地等在街道旁,一站就是2个小时……
在送别的人群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是来自黄岗村的曹景英老人,今年已经80岁高龄。当天,她和同村的杨秀英等4位老人5点钟就起了床,赶上了村里的第一班公交车,6点钟就来到了祁集乡。至记者采访她时,这位与徐明宏素昧平生的老人已经在路旁站了一个多小时。她说:“我从乡里听说了他的事迹,觉得他太伟大了。这样的一个好人,咱不来送送他,都觉得不应该。”
祁集中心学校校长王怀慈带着200多个孩子,赶到了祁平路。孩子们特意换上了整洁的白色衣服,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孩子们告诉记者:“徐伯伯的英勇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会永远铭记,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早上8时许,被救孩子曹伟、曹鸿康走在灵车前,护送着救命恩人的遗体一路走来。从西到东,500米长的祁平路,两旁站满了人,人们攥着黑白条幅,送上了自己最后的心愿:“英雄徐明宏,我们永远怀念你”、“徐明宏同志,一路走好”人们的眼眶都是湿润的,他们都盼着灵车能再开的慢一点,好让他们再多看英雄一眼。
社会各界别英雄——让我们送你最后一程!
潘集区殡仪馆告别厅里,电子显示屏上“徐明宏同志追悼大会”9个金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显示屏下方,徐明宏的遗像被黑色幔布簇拥着,照片上的他,笑容依旧如春风般和煦。两旁挽联上写着:“英雄壮举惊天地,浩气长存感人间”。
追悼会尚未开始,告别厅里已摆满了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记者看到,市政法委、市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工作委员会、市综治办送来了花圈,潘集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级区直部门送来了花圈,祁集乡党委、政府,古沟派出所、祁集中学、祁集卫生院等各单位送来了花圈,部分市领导、潘集区主要党政领导还以个人名义送来了花圈……
上午8时许,参加追悼会的人逐渐涌向告别厅。潘集区主要党政领导来了,各区直部门负责同志来了,祁集乡等各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来了,徐明宏的家属、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们来了,被救少年及其家人也来了。
上午8点半,追悼会正式开始,在3分钟的默哀时间里,哀乐奏起,告别厅里数百名干部、群众低下了头。告别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寂静的大厅里不时传来低泣声,四周弥漫着悲伤之情。
在介绍徐明宏同志事迹时,祁集乡党委书记陶华虎这样说:“徐明宏在他人面临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展现了他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的英雄壮举是祁集的骄傲,他救人的事迹震撼了潘集、感动了淮南!”
在谈到救命恩人时,12岁的小康说:“我的父母告诉我要知恩图报,徐伯伯救了我们的命,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报答他,但是我将永远记住这件事,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以后,一定以徐伯伯为榜样,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含泪送别父亲时,徐明宏的大女儿说:“父亲生前乐善好施,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现在父亲离开了我们,在他跳下水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生命的高度,被他救起的三位少年今天也来为他送行。在这里我想对他说,爸爸,一路走好,我们会学习你的精神,发扬你的精神!”
此时的徐明宏,躺在告别厅里,表情安详。所有在场人员向徐明宏的遗体三鞠躬,对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作最后告别,此时,英雄的家人早已是泪雨纷飞,而来为英雄送别的群众也都不禁潸然泪下。
亲朋邻里忆英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告别徐明宏的人群中,最悲痛的莫过于他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徐明宏的告别仪式已经结束,他们仍旧追忆着他的点点滴滴。逝者已去,生者奋发。在回忆中,他们找寻他生命的闪光点,在回忆中,他们誓要继承他的不朽精神。
徐明宏的孩子受父亲的言传身教,个个善良、勤劳。事发后,他们没有向组织和被救孩子的家长提任何要求。他们哽咽着回忆,父亲在记忆中从来是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早在1991年夏天发洪水的时候,他就下淮河救过一个老太太。可当时父亲也就是回家后轻描淡写的一说,从来都把做好事当做是应该的,不求回报。如今,父亲更让他们自豪。他们会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好好做人回报社会。
徐明宏的邻居平丽就住在他的隔壁,平常受他照顾最多。她回忆她们家和徐明宏做了七八年邻居。去年盖小房的时候,她的丈夫在外做生意,是徐明宏主动帮的手。今年夏天几场大雨,家里的屋顶漏了,是徐明宏上房顶检查自己家屋顶时,默默给她家修好的。当她发现时,徐明宏还爽朗地说:“大妹子,这次沥青不够用了,我只先给你铺了一层。等回头你自己买了沥青,我再给你铺一遍。”平丽说到这里泣不成声:“我还没等到铺这第二遍沥青的时候,他人就不在了。这么好的一个人,帮助邻居做什么活,从来都是看在眼里,默默地就做了,不求人家的回报。”
听着平丽这样说,坐在旁边的邻居陈晋美也回忆道:“徐大哥是我们这片最热心的人,就在今年夏天,大家都在门口晒麦,突然老天变了脸眼见着就要下暴雨了,身手利落的徐明宏收完了自己的麦子,来回跑着帮助2、3户人家抢收麦子……”
人们低声啜泣着,关于徐明宏的古道热肠是说也说不尽,对于他的钦佩之情是讲也讲不完。悲痛中的人们纷纷表示:英雄徐明宏的行为崇高而伟大,令人敬佩。他的行为激励着人们,今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时,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祁集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徐明宏已经被申报参加淮南市道德模范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评选。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向省民政厅申报其烈士身份。被救孩子及其家人表示:英雄的家人,他们会好好善待,时刻关心。
是啊,徐明宏的付出从不求回报,但他却收获了人们一致给予的回报——铭记。
(淮河早报记者 吴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