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
宗怀德主教,1917年5月出生在山东桓台县一个天主教家庭,13岁起便进入修道院学习,1943年晋铎为神甫,开始在鲁北一带偏僻穷困的农村传教。在旧中国,他受到“三座大山”的统治和压迫,受到过外国控制下的教会的欺凌,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这一切都在他年轻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爱教的种子。基于阶级仇、民族恨,宗怀德在沾化、阳信、博兴等县,在从事牧灵工作的同时,奔走呼号,以讲道为掩护积极巧妙地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后,宗怀德与广大翻身做主人的群众一样欢欣鼓舞,不久便积极投入到天主教界的反帝爱国运动中。1957年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他是委员并被选为山东天主教爱国会主席,高举起爱国爱教的旗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根据中共中央(1982)19号文件精神,宗怀德主教积极协助政府落实天主教宗教房产,他顾全大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很快查清并落实了全省的天主教房产,有力地促进了山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1980年后,宗主教到全国天主教两会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爱国爱教的任务更重,但他不辞劳苦,仍然担任山东爱国会主席和济南、周村教区正权主教,经常到教区进行牧灵访问,对广大神长教友进行爱国爱教的教育。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德州地区某村出现一个打着天主教旗号进行邪教宣传的邪教组织,已70高龄的宗主教亲自下到该村给教友做弥撒、讲道。他用“圣经”的道理讲明一个好教民首先应是好公民,一个好公民首先就该爱国守法,“服从教柄”。宗教无国界,但信徒有国籍,耶稣基督和其他使徒们都是有国籍的,都是伟大的爱国者,甚至为国家做了全燔之祭。我们讲爱国就是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教就是热爱独立自主自办的中国天主教。在宗主教的循循善诱和细心工作下,邪教组织的真面目终被戳穿,大多数教友群众被争取教育重新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
山东是仅次于河北、天主教徒较多的省份,全省有11个教区,天主教的影响久远而又复杂,在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甚至梵蒂冈工作的山东籍神职人员比较多。山东地处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多,海外宗教势力的渗透比较严重。但由于宗主教领导的山东天主教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在山东全境始终没有天主教地下势力,没有产生一个地下神职人员。
1993年后,我到国家宗教事务局任职,分管天主教工作,与宗主教的工作交往更为密切,“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我们是老乡,老朋友,工作上是挚友诤友,“两支队伍”关系更加融洽。记得1995年春夏之间,针对天主教界出现一种爱国会旗帜还能扛多久的奇谈怪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及时在厦门召开全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宗主教亲自赴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新时期天主教爱国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撤并;爱国爱教的旗帜只能更高举、更鲜明而不能动摇,更不能丢弃。1996年宗主教重病在身,天主教换届在即,就在住院化疗期间,他还殚精竭虑,全心关注换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指出,换届应该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坚决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广泛发扬教内民主,选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他建议,天主教爱国会是广大神长教友的群众组织,代表性更广泛,涵盖内容更全面,应该把“一团(主教团)一会”的排列提法换成“一会一团”。可惜没等到换届,尊敬的宗主教就荣召归天,但他的工作思路和建议被新一届班子采纳,从此“一团一会”改为“一会一团”。宗怀德主教不愧为爱国爱教的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