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著名医学家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7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玉东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下午6时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7岁。
公开信息显示,顾玉东于1937年生于山东,后随家人迁居上海,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手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他擅长手外伤修复与再造,手麻、肌肉萎缩的诊治,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由于顾玉东教授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及突出的贡献,他曾获“白求恩奖状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十大科技精英”等多项殊荣,是我国医学界楷模。他曾说:“对于每一个患者,医生都要做‘加法’,每一次手术都要让患者有所得。”
“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好医生。”他总用这三句话总结自己的从医经历,他投身手外科,从零起步,带领华山医院手外科,屡创数个世界第一。对患者有同情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事业有进取心,对同志有团结心,这“四心”是顾玉东教授多年前为自己和手外科同事们立下的行为准则。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温文尔雅的顾玉东教授,将这一句话视为行医准则。从93%到100%,半个世纪前的一份恻隐,帮助青年顾玉东跨越了“医学天堑”。
1966年2月13日,顾玉东参与完成导师杨东岳医生主持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此后十五年里,他们共为100名失去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足趾移植,其中93例成功,7例失败。
1973年,华山医院杨东岳、顾玉东等完成世界首例下腹部皮瓣游离移植整复面颊部术后缺损手术
顾玉东教授曾率领团队实现数个“世界第一”:国际上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第一人;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使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率提升到100%;用伤者健侧的颈7神经来修复瘫痪的手臂获得成功……
此外,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在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领域、在四肢外伤皮肤缺损皮瓣修复领域、在手指缺损游离足趾移植修复领域做出大量原创性的创造。
作为我国手外科“泰斗”,顾玉东常说:“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我们尚不能使他们重新获得一双功能健全的手。每想到此,我就深感自己离‘好医生’尚有很大距离。我的所有成果加在一起,还没有做到这个‘零’的突破,我希望我的学生、一代代后来人为之奋斗。”
来源:人民日报